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日军一个师团有多少兵力? 为何武汉会战50个军打不过10个师团


武汉会战是一场差点让中国亡国灭种的大败仗,老蒋在此次战役中投入了50个军,却仍旧没能阻挡日军进攻的脚步,自己反倒损失惨重,武汉会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日两军的差距

日军曾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除了狂妄,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是让日军如此轻视中国的原因。当时日军的整体实力毫无疑问是东亚地区的第一强军。中国看似兵力更多,但和日军相比,中国军队甚至算不上是一支

现代军队。

中日开战前夕,老蒋最拿的出手的家当不过是区区几个德械师,甚至所谓的德械师还有水分,仅仅是在轻武器上实现了德式,真正代表战斗力的机械化装备一个都没有,底子仍旧是一支

轻步兵单位。

相比之下,日军几乎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地面部队不但有汽车运输作战,还装备了数量不少的坦克。空中的战斗机,轰炸机一应俱全,海上的联合舰队更是整个太平洋上最强大的作战力量。

如果仅仅是装备上的碾压,中国军队还有得打,更让人绝望的是在兵员素质上,日军同样占据绝对优势。抗战初期的日军是最精锐的,这些士兵经历过长期系统的军事训练和军国主义洗脑,技战术水平极高,而且不怕死,战斗力绝非一般部队可比。

反观中国军队,大部分士兵从未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训练,说到打仗会的无非就是上膛扣扳机扔手榴弹,步兵战术一个不会,更别说

多兵种协同作战了。仅有少量精锐部队接受过外国教官的训练,但这样的部队太少,根本无法扭转敌我态势。

中日两军一接触,日军的强悍就展露无疑,哪怕中国军队已经占据了兵力优势,日军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打的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据幸存的老兵回忆,当时他们对日军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日本人的枪法太好了。

随便拉出一个日本兵,在战场上都跟神枪手一样。老兵们一度以为是日军装备的三八大盖精度比中正式步枪更高,待缴获以后才发现,二者在交战距离上的精度并没有太大差别,日军只是单纯的

打得准。

除了枪法不如日军,在拼刺技术上,中国士兵也往往被日军挑落马下。日军的拼刺厉害在很多抗日影视作品中都有表现。相对于中国士兵,日军一是得到过专门的拼刺训练,而是足够狠,所以总能在短兵相接中占据优势。

武汉会战失败的原因

很多专家都会用中日两军战力差距来解释为何国军会在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遭遇惨败,但实际上当时中日两军的数量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国军的集团军兵力大约为2万多人,而日军一个师团的整编人数达到3万。

师团是日本独创的一种编制,很多人都闹不清楚一个日军师团到底是等于国军的一个师还是一个军,这也怪不了他们,毕竟就连日军自己对师团兵力的定义也很模糊,不同师团之间的差别很大。

按照日军操典中的描述,日军师团有好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一种是按单位来分,有四单位制师团和三单位制师团两类。还有一种很常见,即按照战斗力分为甲乙丙丁四类,这也是抗日战争中比较容易听到的分类方式。

除此之外,师团还能按照组建顺序和用途来分,特别是打到二战后期,很多日军师团各有各的分类,好几种混杂在一起也是常态。但如果只谈兵力,日军最标准的师团还是按单位数量来划分。

以四单位师团为例,编有2个步兵旅团,共计4个步兵联队。当然这只是步兵的数量,根据作战需求不同,师团下还有多兵种和辎重联队,满打满算加起来人数应该在24000到28000人之间。

这一数据并非定数,例如武汉会战中的日军师团就经过加强,兵力达到了3万。所以不要小看日军一支师团的兵力。日军师团相比中国部队,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

多兵种,这也意味着日军已经建成了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能力,在那个年代无异于降维打击。

按照这一数据推算,武汉会战国军共投入50个军,一个军2万多人,总兵力已经超过百万,日军方面则是10个师团,总兵力应该在30万左右,国军的数量是日军的3倍还多。

但作战不是简单的比大小游戏,在一处战场能够展开的兵力是有限的,别看总兵力上日军还不到国军的1/3,但在局部战斗中,日军的参战人数并不见得就比国军少,如果再考虑到日军的单兵战斗力优势,国军失利并不让人意外。

更重要的是,打仗光靠人多是不行的,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而在武器的装备数量上,日本就占据绝对优势了。即便是国军当时最精锐的德械师,也只装备了12门德制75毫米野战炮,和4们37毫米反坦克炮。

而日军一个师团足足装备了16门山炮,36门野战炮,12门榴弹炮以及16门反坦克炮,双方差距明显。尤其是考虑到国军的火炮都是

进口货,一旦损失就没得补充,而日军却能依仗日本完善的工业体系,自行生产火炮补充战斗的损失。

武汉会战中,国军被日军的炮火压制也成为常态,靠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力强悍的士兵,日军师团在局部战斗压制国军好几个军一点都不稀奇,仅在火力这一项上,国军直到多年后装备美制武器,才将日军反超。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