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大集合 > 正文

观众直呼过瘾!阔别三年的线下胡集书会强势回归


记者 赵旭 通讯员 王晓燕 宁洪波

2月2日,在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地界上,终于再现鼓声阵阵颂盛世,弦声淙淙惹人醉的盛世场面,原来是2023年中国·胡集书会精彩登场,阔别三年的线下胡集书会强势回归。年过花甲的艺坛前辈,风华正茂的后起之秀,你方唱罢我登场。京韵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竹板三弦……众多曲种轮番亮相。观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据了解,每年正月十二,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汇集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一年一度的胡集书会由此开始,一幕曲艺大戏精彩上演。

底蕴,丰沃的艺术土壤培养出的质朴韵味

走进新时代,历经八百年之久的胡集书会也焕发了新春。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策划下,胡集书会不断创新。今年的胡集书会特地邀请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前来演出,最为参演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种玉杰登台献上了一段京韵大鼓《丑末寅初》表演,引得满堂喝彩。

“看到当地百姓翘首以盼,他们那种渴望欣赏到优秀的传统艺术心情溢于言表,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观众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能有观众能看我们的演出并接纳我们,喜欢我们,这是我们最大的心理愿望和追求。”种玉杰真诚地告诉记者:“胡集书会有着久远的传承,有这么丰沃的艺术土壤,再加上人民非常喜爱它,那我们就更有信心把我们的传统艺术在这个舞台上更加灿烂地展现。”

“最后一个节目是能让大家开怀大笑的相声,表演者我不用介绍您肯定认识!他们一上台不用说话,您都得笑!”随着主持人介绍,国家一级演员陈寒柏、王敏带来了一段名为《送你一支歌》的相声,两位艺术家的表演将舞台的氛围推到最高点。

演罢,中国曲艺家协会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敏向记者叙说了和胡集书会的渊源:“我对胡集久闻大名,我的爷爷和父亲就是唱戏和打鼓的,而且他们40年代初在胡集还来说过书,我早知道这个名字,刚才出去转了一圈,看了几个表演,感觉确实不错,演员功力深厚,他们的声音包括演唱的韵味非常质朴,体现了胡集书会文化的传承和担当。包括民风跟艺术曲艺结合起来之后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也感觉到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的深厚。希望每年的正月十二,大家都来胡集听书看书,来凑凑热闹,赶赶文化的大集,也希望胡集书会越办越好。”

20多个曲种令观众大饱耳福,河洛大鼓、山东花鼓、京韵大鼓等地方特色曲种也轮番亮相,优美动人的唱腔、细腻入微的表演、韵味浓郁的风格,让观众深刻感受中华曲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作品题材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歌颂先进典型、传承红色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彰显伟大成就等内容为主,生动展现时代新气象,倾情讴歌人民新创造,高质量的曲艺作品讲好了新时代黄河故事、中国故事,也推动了新时代曲艺事业繁荣发展。

本届书会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和胡集书会的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胡集书会的保护、传承与弘扬,确定了“赶黄河大集 品曲艺古韵”的主题,也是首次实现线上线下“双演”合璧。本届书会参演艺人共计300余人,其中最大的艺人80岁,最小的艺人年仅7岁。

每年,滨州市在举办书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游,在艺术形式上推陈出新。

过瘾,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曲艺的魅力

主会场外,在胡集镇的街道两边,借助行道树搭起了台子,台子沿街摆开,一时间,丝弦悠扬,鼓声铿锵,各个台前观者如潮,热闹非凡。

75岁的胡集当地竹板儿三弦老艺人白曰华已经从事曲艺工作62年了,阔别三年重新站在观众面前表演虽然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心情非常愉悦。“俗话说岁月不饶人,我说了几十年书,有感情了。就是不吃饭,也得说书。盼着能多出来一些喜欢说书的年轻人。”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因为疫情,2020年、2021年、2022年胡集书会连续三届网上举办。“云端”的胡集书会同样受热捧。2022年的“云端”展演,因为报名异常踊跃,优秀节目众多,举办方临时将原计划的3场展播增加到4场。

做为白曰华的弟子,滨州市邹平市文化馆群星艺术团的曲庆涛从2007年开始参加胡集书会,这次的线下展演他们团队一共来了5个人,表演的曲种有快板,山东快书,鼓曲,评书,小曲连唱。曲庆涛告诉记者:“今年的书会虽然形式上差不多,但是从规模、品牌文化建设的档次上比前几年要高得多,也精得多。”

重回线下,曲庆涛激动心情溢于言表:“作为曲艺工作者心里非常激动,曲艺这种形式还是要当面看、现场看,和亲爱的观众朋友面对面交流,作为演员就很过瘾,能让观众朋友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曲艺的这种魅力。虽然三年没有来,但是大家都心心想念,都非常向往胡集书会,因为这里市艺人圣地,也是艺人交流的平台,老艺人们见见面,年轻的演员听老艺人讲讲过去胡集书会的盛况,听听过去的奇闻异事,年轻演员对曲艺知识补充的同时也是交流学习非常难得的机会。”

很多老艺人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曲艺从事曲艺,将传统曲艺项目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为了保护、弘扬、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从2000年开始,为艺人发放路费补助。2007年起,进一步改为政府付费买单,请艺人们进村演出,送书下乡,稳定了市场,受到了艺人和村民的普遍欢迎。2017年,当地政府又建成胡集书会文化展厅。为鼓励吸引更多曲艺新人到胡集说书献艺,注入新活力,自2014年始,胡集书会每年正月十一举办擂台赛,同时还举办新人专场。

“胡集书会+”多样融合,书写曲艺文化新篇章

 据了解,本届书会创新“胡集书会+”理念,在活动中融入“基层党建、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统战、文旅”等多要素,以守正创新推动曲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曲艺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

文化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魂魄,千百年来通过五彩缤纷的形式沿袭传承,也正因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长盛不衰。作为中国北方纯粹的民间自发形成的说书交易活动,胡集书会也是研究中国民间曲艺发展的一个窗口。惠民县曲艺文化资源丰厚,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时隔三年,胡集书会重启线下活动,得到了中国曲协、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曲协的大力支持。

当天的气温有些低,但现场群众的热情非常高。仅一上午时间,就吸引近10万群众观看,恢复到了2019年书会盛况。今年的书会是全省“黄河大集”春节季系列活动之一,创新“书会+”理念,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演”合璧,推动曲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胡集书会焕发生机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接下来我们将常态化策划开展更具吸引力的、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更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满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惠民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健表示。

据悉,本届书会还举办了“山东手造 惠民名品”展销会等活动。线上优秀曲艺作品网络展播活动将持续到2月5号。

责任编辑:张志远

值班主编:冯冬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