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段智兴始终为高氏傀儡,毕生爱好佛事


大理宣宗功极帝段智兴,是大理国第十八位皇帝,亦是后理国第四位皇帝。史载其在位期间沉湎佛事,不理朝政,是一位没有作为的懒政皇帝。但这并不能证明他是昏君,因为他甚至都没有做昏君的资本,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已。

在大理国的大部分历史中,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是以高智升、高升泰、高泰明等人为代表的高氏权臣。而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的段氏则是高氏手中的傀儡,是没有任何实权的,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在宋神宗元丰三年,大理上德帝广安四年(1080年),大理国大臣杨义贞发动叛乱,大理国主上德帝段廉义被杀。此时,作为地方势力的岳侯高智升与儿子高升泰率军平叛,诛灭了叛乱的杨义贞,因功被封为布燮(即宰相)。

高智升父子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帝,父子相继把持朝政,皇帝段寿辉完全沦为傀儡。而到了保定帝段正明在位时,高智升之子高升泰干脆废段正明自立,国号“大中”,大理国的历史自此被腰斩。

高升泰临终之际叮嘱儿子高泰明在自己死后还政于段氏,于是高泰明立保定帝之弟段正淳为帝。于是人们将段正淳之后的大理国称为后理国。从一定意义上说,段正淳也算后理国的开国皇帝了。只是他这个开国皇帝完全是个傀儡,毫无权力,无疑是最苦的开国皇帝了。

段正严

到了段正淳之子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在位时,颇有雄心的段正严一度策划过对高氏的夺权行动,并处死了高泰明之子高智昌,这自然引起了高氏族人的报复。此时段正严显示了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在两个意图弑君的高氏族人行刺失败畏罪自杀后,段正严并没有对高氏展开报复行动,而是“嘉二人之义,赦之,为立义士冢”。此举完全赢得了人心,段正严的威望也达到了巅峰。

如果历史一直这么发展下去,段正严很可能完全收回权力,他以及他的后人也会成为名正言顺的大理国主。那么作为段正严孙子的段智兴自然也不用做傀儡了,那样他还真就有了做昏君的资格。

但历史并没有眷顾段氏,就在段氏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段正严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发生了内讧,互相攻杀。无力应对的段正严心灰意冷,出家为僧。他的儿子段正兴在高泰明之孙高量成支持下战胜诸兄弟成功上位。但他的命运也只是继续做傀儡罢了。

由于有拥立之功,高量成完全掌握了大理国的权力。自此,大理国的权力再次掌握在高氏手中,直至亡国。段正兴后来退位为僧,他的儿子段智兴继位。段智兴倒也想的开,他完全醉心于佛事,对国事不理不睬,这也让他成为高氏主政时期大理国难得的一直做到驾崩的君主。

段智兴可以说很懂政治了,如果他对国事表现出热情,那么他很可能像他的祖先段正明、段正严、段智兴等人一样,被迫“禅位为僧”了。

段智兴在位29年,他驾崩后,儿子段智廉继位。到了段智兴曾孙段兴智在位时的宝祐元年(1253年),元军攻灭大理。12月,忽必烈大军一路直下,长驱直入,进军龙首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随后,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军也渡江到丽江县塔城、巨甸、石鼓。东路军过金沙江到达楚雄、姚安。这样,三路大军对大理城形成包围之势。大理国内各族的贵族分子纷纷降蒙。当时的大理国,军事力量并不薄弱,但为了削弱段氏势力,控制国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国军队的精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则着力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当薄弱。段兴智与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弃城而逃,各奔一方,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忽必烈命令姚枢裂帛为旗,上写止杀,分头号令各街巷,于是军民安定。姚枢还搜集了大理的图书档册。蒙古兵在姚州抓获高泰祥。权臣高泰祥被杀。宝祐二年(1254年),忽必烈北归,留兀良合台继续进攻。宝祐二年(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兴智。段兴智被擒后,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见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怀柔,赐金符,令其归国,继续管理原属各部。段兴智被封为大理总管,继续管理大理。此时段氏虽然没有了皇帝的名号,但却也没有了高氏的欺压,段氏也算因祸得福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