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新冠明显回升, 症状出现“3大不同”, 医生提醒: 千万不能大意


春季呼吸道疾病易发多发,病原体、过敏原等无处不在,都在兴致勃勃伺机向人体发起“入侵”和“捣乱”。

这个时候感染呼吸道疾病,对医护人员是个“技术活”,因为要搞清到底是流感、普感、细菌性感染、过敏性疾病,或者是人们逐渐淡忘的新冠。

实际上,由于这几年新冠病毒的兴风作浪,去年人们动不动感染支原体肺炎、甲流乙流、合胞病毒等,人们对防治呼吸道疾病逐渐“常态化”,医院诊治呼吸道疾病也“公式化”,从县级医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看:

流感——首选奥司他韦;普通感冒——多喝温水或少用药,注意休息;细菌性感染——遵医嘱选用抗生素;过敏性哮喘——分清急慢性,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等等。

那么新冠呢?看情况,如果是重点人群,伴随出现一些明显加重症状,需要及时抗病毒,还要重点监测主要体征指标;如果是一般群体,不吃药也可以,但最好居家认真休息。

其实,很多医疗机构现在已经没有新冠检测了,通常视同流感治疗,选用退热、止痛、化痰、镇咳的药物缓解症状。有的患者身体素质不错,哪怕熬三五天也逐渐恢复了。

这种处理方式,如果放在三、四年前,那是不可想象的,折射出新冠病毒、人们心态、防治手段等多方面的变化。

如果说2020年左右新冠是“新姑爷上门”,大家极为重视,那么如今的新冠,已经是“带娃父母”,在老一辈心目中已经一落千丈,老人目光更愿意停留在小孩身上。

为啥新冠现在“混得越来越差”?除了医学进步、治疗方式多样化选择之外,新冠自身频繁变异,靠牺牲“杀伤力”来换取“传播力”的做法,也让它的关注度飞速下滑。

但新冠毕竟是“乙类乙管”的传染病,过去曾让很多人心惊胆战,未来变异到什么程度,没人能说得清,这个时候不把它当一回事,明显是不合适的。

国家疾控中心3月11日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新冠流行情况,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监测哨点医院阳性率从2月初的3.3%,攀升至2月底的14.3%,已经拉升了4倍

如果患者不幸感染JN.1毒株,除了身体难受,就是各种秩序完全被打乱,一旦家里的老人小孩中招,更是焦心不已。现在明显感觉到,呼吸科床位又变得紧张起来,医护人员加班也多了起来。

而且,从患者感受和描述看,新冠感染与过去相比,出现了3个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第一个差异:居家用抗原盒子检测,阳性窗口期明显缩短。

由于医疗机构已经不组织新冠核酸检测,怀疑新冠中招的人,居家自行用储备的抗原盒子检测。有的刚出现症状检测,很明显发现“两道杠”,但第二天再检测,就测不出了。

这意味着新冠感染后,自我检测窗口期明显缩短,如果患者错过了检测期,也就是出现不适症状后没有第一时间自测,很可能就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以为是其它类型的感冒。

第二个差异:可能不发烧,或者发热症状表现不明显,比以前有区别。

过去新冠病毒入侵后,免疫系统识别新冠病毒后,随即展开“清剿”,带来一些炎症,通常以发烧为主要特征,有的还可能持续和反复高烧好几天,需要及时退热。

如今,发烧不太明显,甚至发热现象也消失了,但咽痛、咳嗽、鼻塞、流涕、腹泻、胸闷、乏力、食欲不振、味觉失灵等症状还是有的,有的“刀片嗓”、“剧烈咳嗽”较为明显。

第三个差异:感染新冠症状,与春季多发的过敏性咳嗽诱发的哮喘混杂在一起。

春季病原体活跃,螨虫较多,花粉飘洒范围广泛,对不少过敏体质患者带来多重考验,尤其是出现感冒症状后,咳嗽会长时间存在。

一些过敏体质患者同时感染了新冠,结果检测往往出现“白细胞升高”提示,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咳黄痰比较多,晚间咳、临睡咳、半夜把自己咳醒,等等,至少2周才缓解,有的长达两三个月,从开春咳到了春末。

抗原检测窗口期变短、可能不发烧、几种咳嗽因素混杂在一起,给医生诊断、患者调养带来难题,主要是误认为自己不是新冠、普通止咳药没有效果、治疗不对症容易出现反复,等等。对于老年人、儿童和身体底子差的人,存在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这3个明显变化,提醒我们新冠并没有消失,只是比以前变得更低调、更狡猾了,新冠是“人间祸害”的本质一直没有变,未来可能长期和我们共存的态势没有变。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好的,是关注国家权威发布的信息,认真防范,确实中招了,就对症治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