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王毅外长代表14亿人, 对美国提了4个尖锐问题, 用词罕见又严厉


日前举行的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这一话题,回答了很多问题,整场记者会,大概持续了80分钟左右。而在谈到中美关系时,王毅外长代表14亿人对美国提出了非常尖锐的四个问题。

我们也能看到,旧金山会晤之后,中美一直就双边关系保持密切接触。王毅外长就频频走上中美打交道的第一线,比如说在泰国举行的王沙会,以及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

而在高级别的外交互动之余,中美也通过其他渠道,持续保持沟通。

对于这些接触,我们这边的评估与总结是,中美关系改善,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必要指出,这里所说的进展,只是相对于中美关系过去的低谷期而言,但改善的程度,并未达到我们这边的预期。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虽然高喊重视中美关系,希望与中国保持沟通,但并没有想着改正自己对中国的错误认知。

过去中美互动,美国作出的一系列承诺,也没有真正兑现,恰恰相反,这段时间以来,打压中国的方式层出不穷,单边制裁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都严重冲淡了中美这段时间积极互动的外交成果。

谈到这里,王毅外长还用了“匪夷所思”这样的字眼去形容。恰恰说明,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表现,确实很不可理喻。这实在不是一个大国外交该表现出来的形象。

而接下来,就是王毅外长对美国的“四问”,措辞不可谓不严厉。

王毅外长指出,美国听到中国的名字就紧张焦虑,身为大国的自信在哪里?如果美国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身为大国的信誉又在哪里?美国如果要打压其他国家的正常发展,执意垄断高端供应链,是不是就违反了国际公理,还有“公平竞争”的准则?

这四问,是中国在与美国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看似是疑问句,实际上是对美国外交言行做派的高度总结。

王毅外长还强调,美国面对的挑战一直都是美国自己,而非中国,如果一门心思放在所谓的“中美战略竞争上”,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

之所以说美国听到中国的名字就紧张焦虑,是因为任何被打上“中国标签”的事物,美国都要疑神疑鬼,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威胁要进行审查制裁;而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派,在台湾问题上也体现得很彻底。

至于打压发展、对高端供应链的垄断,也都是明摆着的事实。所以王毅外长与其说是四问美国,倒不如说是明摆着告诉中外记者,如今的美国,既无大国自信与大国信誉可言,更是国际公理与公平竞争的践踏者。

而这样的美国,以及它所吹捧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本质上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单方面为美国的利益服务。那么不要说是中国了,其他的全球南方国家也不可能接受。

所以王毅外长还明确表示,中方倡导的全球治理方案,就是要推动实现平等的多极化, 大小国家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而不是任由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也不能用实力地位的话语体系,把各个国家分出三六九等。

说白了,美国想要建立的国际社会秩序,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但中方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出现。

这里补充一句,记者会上,王毅外长还提到,中国不会允许国际社会“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只能在菜单里”。

很明显,这句话就是冲着美国说的,毕竟上个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安会上那句“不是在餐桌上,就是菜单上”的发言,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记忆犹新。

我们当时也说过,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弱肉强食”的外交理念,也说明美国对中美关系的定义,一直是美国在“餐桌”,中国在“菜单”。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动不动就泛化安全概念,发动盟友打压中国。

不过,我们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一直是不变的,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次记者会,王毅外长也对这三个原则,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具体而言,相互尊重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美后续的外交往来也无从谈起,但尊重不能仅靠嘴上说说,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而和平共处,是最起码的底线,中美都是世界性大国,一旦冲突升级,后果难以预料,也不会存在真正的赢家,但现在,中美在亚太的紧张态势并未从根本缓和,台海和南海两个方向都不怎么太平。

所以和平共处虽然是底线,但也需要中美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去尽力维持。但这对于缺乏大国自信和大国信誉的美国而言,可能要求就有些高了。

至于合作共赢,就是中美关系的明确目标了。但如果脱离了相互尊重与和平共处这两个必要前提,合作共赢自然也无从谈起。

而且美国的战略思维中,只有零和,对于“共赢”,还缺乏确切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多次强调,要把握中美关系中的主动权,主动去定义中美关系,这样我们对中美关系的三大原则立场,才能够贯彻到两国交往互动的方方面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