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广东都市圈规划出台,深圳如何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近日,广东五大都市圈传来新消息。《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发布,为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的后续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策略指导。

其中,深圳四个区被列入“深圳都市圈”核心区,联同东莞、惠州,构筑多中心分布式结构。该《指引》提出的新“都市圈”范围,有着怎样的考量?如何解读“圈”的范围与“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的结构?同时,“都市圈”与“黄金内湾”有何关联,深圳需更好如何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总监刘容欣在线解读。

深圳都市圈规划指引出炉

将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

《指引》指出,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深圳都市圈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

一主:即由深圳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组成的都市圈核心区;

两副:即东莞和惠州中心区;

七廊:则根据各相关轨道交通和快速、高速路的相对区位,以及东西走向的不同布局进行划分;

重大节点:包括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国家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节点、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和湾区先进制造产城融合节点。

同时《指引》介绍,深莞惠中心区布局9个轨道主枢纽,发挥主城区人流集散的功能。其中,深圳布局5个;东莞布局2个;惠州布局2个。

在公共服务领域,《指引》还提出要构建“1+2+N”的深圳都市圈公共中心体系,即1个都市圈级公服主中心、2个都市圈级副中心和N个重点平台与区县公服中心,形成都市圈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还要补齐深莞惠边界地区存在的公服短板。

《指引》落地操作性更强

为都市圈规划提供依据

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等概念早已提出,针对此次专门出台的《指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总监刘容欣表示,都市圈在推进建设过程中,面临行政割据等诸多障碍,导致进程较慢。

区域发展一方面需要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推动,而《指引》的出台,让都市圈具有更强的落地操作性。

大都市发挥核心作用

几大都市圈在“黄金内湾”共生共荣

深圳都市圈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这样一种结构有何重要作用?同时,与今年省党代会提出的“黄金内湾”是否有关联?

刘容欣认为,重要性在于,一般空间规划都局限于某一个区域,比如一个城市,而此次深圳都市圈把国土空间规划扩展到了整个都市圈的范围,深圳为“一主”,东莞和惠州为“两副”,同时还包括其他的廊道节点。

国际知名的伦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都有核心的国际级大都市,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今年省党代会提出“黄金内湾”概念,当中包括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江西岸都市圈,这三个都市圈可以联动发展,共生共荣。

五大都市圈范围“缩小”因侧重不同

两种划分可相互支撑

相比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此次《指引》界定的广州、深圳等五大都市圈范围有所“缩小”。

对此,刘容欣认为,都市圈的概念并不是具体空间上的范围,国民经济的“十四五”规划更多偏重于经济和产业,在相对大的范围内去引导都市圈如何发展,而国土空间更加聚焦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加关注都市圈相邻的地区如何协调。

因此,两个规划并不存在绝对的范围,同时可以将两个顶层规划都作为都市圈规划的一种依据,相互支撑。

重大工程稳步推进

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

“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是广东各都市圈、“黄金内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广深沿江高速二期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串联器”。目前,该项目正在按计划重点推进机荷高速并线段桥梁工程、跨广深高速、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上桥梁工程等关键节点工程施工。

据介绍,该项目全长约5.7公里,设机场互通、鹤洲互通2座互通式立交,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km/h,与深圳中通道隧道敞开段对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通道,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目前已累计沉放28个管节,安装长度达4372.8米,为项目2024年建成通车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另一边,深莞惠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也在持续推进。近年来,深莞、深惠已连通跨市道路35条,其中高速公路9条,主次支路26条。

按照《深莞惠路网衔接规划方案》,未来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将形成12条高速路、10条快速路、59主次支路的跨市衔接路网体系。

据统计,目前大湾区核心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7公里,已媲美纽约、东京等世界主要湾区。

在城际轨道交通方面,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规划形成国铁及城际铁路共15条,其中,深莞之间4条国铁和5条城际铁路。深惠之间5条国铁和3条城际,其中赣深铁路和深惠城际同时经过深莞惠3市。

轨道交通效率高、成本低

助都市圈构建便捷交通网络

“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推进,会如何推动都市圈的发展?

刘容欣介绍,国际上的大都市圈大多通过轨道连通,因为,轨道交通速度快捷、成本较低。

目前,广州和佛山之间实现了地铁联通,东莞可以通过动车、地铁接驳。未来,深圳都市圈将会构建多种轨道的方式,形成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选择。

深圳应发挥带头作用

在都市圈建设重点方面突破发力

《指引》发布之后,对标国际,深圳都市圈要在哪些重点方面突破、发力?刘容欣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1

首先,推进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很重要,深圳应带头规划深圳都市圈。

2

第二,在交通互联互通方面,尤其需要解决跨区域交通中间的“瓶颈”。

3

第三,公共服务方面,包括医院、学校、社区,在整个大都市圈涉及到跨区域的范围内,深圳应发挥带头作用。

4

第四,在产业方面,深圳可以发挥创新产业的领先优势,与周边都市圈搭建重大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产业协同发展。

5

第五,都市圈的内外协调问题,深圳都市圈不仅局限于深莞惠,未来还会扩展到珠江西岸。

晚间观察:此份《指引》,明确了广东五大都市圈的产业、交通、公服等方面的指引要求,各都市圈的规划也更加精准、更注重资源协调,更具“含金量”。这就要求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要发挥更突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我们也期待,深圳与各城市之间不断优化布局、寻求更多发展空间,推动大湾区更高质量发展。

主编/赵畅殷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