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揭秘: 1986年, 此人为何坚决反对邓小平辞任军委主席职务?


邓小平居功至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推动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就是其历史性功绩之一,今天的故事围绕邓小平的这一历史功绩展开。

我们翻翻邓小平文选,尤其在第三卷中,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这充分说明,在邓小平看来,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是一个事关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性问题。

党的“十三大”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为通过这次大会进一步推动干部年轻化,中央内部提出了一个方案——包括邓小平、陈云等在内的老同志全部退下来。

就“十三大”人事安排工作,时为中央指定的人事安排五人小组成员之一的王震,受中央之托专门拜访并征求聂荣臻的意见。听说邓小平在十三大上也要全退后,聂荣臻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沉默了好一阵子之后,聂荣臻郑重地说道:“我认为,现在是过渡期,局面还不稳,小平暂时还不能全退,他可以不参加常委会。他全退了,不当军委主席,一旦有事,怎么号令全军?只有他能镇得住,他在,军队就不会乱。所以,小平还不能全退。”

寥寥数语,聂荣臻把自己对“十三大”的人事安排的态度,表达的非常清楚——反对邓小平全退。什么理由?“现在是过渡期,局面还不稳,只有邓小平担任军委主席,才能在关键时刻号令三军。”

王震走后,聂荣臻为了把态度交代的更清楚,让秘书根据他的意见写了一个叫“备忘录”的东西,秘书起草完毕后,经聂荣臻反复斟酌把关,最后由王震带到北戴河,交由最高领导。

在这份备忘录里,邓小平是这样说的,“现在,我们党实际上的领袖就是小平同志。他是众望所归,自然形成的,无论党内外、国内外,一致公认他是我们的领袖。在当前形势下,小平同志不是退的问题,应该是继续进。他的健康情况也允许他再领导大家奋斗几年。由于我们现在没有党的主席职务,那就在政治局常委中仍然保持小平同志的重要的领导地位……”

紧接着,聂荣臻在备忘录里继续说道,“当然,我们的事业还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在政治局常委中再增加两三位年轻一点的同志也需要……人们对包括小平同志在内的政治局常委的充分信赖,正是构成我们今天建设事业发达的重要因素。关于军委主席一职,还是由小平同志兼一个时期好。当前大仗是一时难打,但自从宣布军队整编,裁军百万以后,基层思想很不稳定。如此时小平同志再退出,确实对稳定军心不利。”

这份备忘录由王震亲自带到正在北戴河研究“十三大”有关问题的中央领导后,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最终中央作出了对中国影响非常深刻的决定。

经中央政治局反复讨论,并征求多方意见,决定邓小平、陈云、李先念3人“半退”,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邓颖超四老“全退”。

“全退”就是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半退”就是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仍担任一定职务。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决定批准邓小平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批准李先念担任全国政协主席。

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