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强渡大渡河共有18人, 55年全军授衔, 级别最高的一位是什么军衔?


在今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历史展览馆内,陈列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军人正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创始人孙继先。

孙继先是一位拥有传奇经历的老红军,他的后半生深入戈壁滩,建设中国的航天港,前半生则一直在为革命战斗。

孙继先曾参加过的数百次战斗,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就是强渡大渡河,他既是“十八勇士”之一,也是“十八勇士”的领队人……

一、处境危险、夜袭渡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伟大的长征之路,出发之前,孙继先奉命来到红一师一团,出任了一营营长一职。

长征前期,红一团是中央红军的先遣团,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而且经常要面临战斗,孙继先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团长杨得志的领导下,孙继先多次率领全营战士完成战斗任务,经过战争的洗礼,孙继先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战员。

1935年5月,红军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来到了大渡河河边,准备由安顺场渡过敌人严防死守的大渡河。

蒋介石收到情报,急令薛岳和吴奇伟率领中央军进行追击,同时又督促四川军阀杨森加强河岸的防守工作。

红军还未抵达安顺场,已经陷入极其危险的处境,大渡河两岸布满敌兵,后面又有数十万敌军追击。

此时,一个严峻的难题摆在了红军面前,如何才能渡过大渡河?

大渡河水流湍急,流速高达每秒4米,而且河中多旋涡和急浪,无论是想要游过河,还是在河上架桥,基本都不可能。

安顺场的守敌为了阻止红军过河,砸掉了所有船只,只留下一条小船供其使用,这条小船就是后来“十八勇士”渡河的小船。

5月24日,杨得志率领先遣团抵达离安顺场不到十里的区域,刘伯承和聂荣臻命令先遣团夜袭安顺场,抢夺过河船只。

杨得志将这项重任交给了孙继先,两人带着一营分三路突入安顺场,仅用20分钟就解决了安顺场的敌人。

二连长熊尚林在追击逃跑之敌时,发现一股敌人已经登上了船,准备逃向对岸,熊尚林持枪威逼敌人掉头,由此才夺得小船。

第二天清晨,先遣团成员全部来到安顺场,开始筹备渡河工作,先是由肖华作战前动员,再由孙继先组建渡河奋勇队。

二、分批渡河、不辱使命

孙继先在二连中抽调了十七名战士,连长熊尚林和所有连内干部都被选为奋勇队成员,孙继先则是领队人。

由于船只过小,奋勇队只能分两批过河,第一批由熊尚林带队,于上午九点开始强渡大渡河。

敌人发现小船,立即集中火力扫射,刘伯承和聂荣臻下令予以火力支援,我军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一齐向敌开火。

就在熊尚林等人艰难形势之际,我军的神炮手赵章成一炮摧毁了敌人的工事,敌人瞬间陷入混乱之中。

熊尚林等人深受鼓舞,攒足劲划船,最终抵达了大渡河对岸,小船随即返回,孙继先带领其余八位勇士登上了船。

已经抵达河对岸的熊尚林等人与敌人展开激战,二百名敌人气势汹汹地走出工事,企图将熊尚林等人逼退。

刘伯承见状,再次命令炮手开炮,一发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敌人四处逃散,孙继先和其余八位勇士也在此时登上了河对岸。

十八位勇士士气高涨,对逃跑之敌进行追击,途中,孙继先又在大渡河下游发现了两条小船,旋即命人夺取。

5月26日,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率领红军主力赶到安顺场,由于船只不够用,毛主席将未渡河的部队左纵队,并指示左纵队直接沿河北上,准备夺取泸定桥过河。

左纵队先遣团在杨成武的带领下,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顺利抵达泸定桥桥头,歼灭了守桥之敌。

紧接着,杨志武又在团中抽调了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负责夺桥工作,突击队的22勇士先前的“十八勇士”一样,不辱使命地完成了任务,占领桥头阵地。

随着先遣团占领泸定城,左纵队主力相继赶到桥头,并顺着泸定桥浩浩荡荡地跨越大渡河。

与此同时,由安顺场渡河的右纵队在“十八勇士”的带领下,全部渡过了大渡河,踏上了长征的新征途……

三、勇士结局、隐姓埋名

强渡大渡河一战,以孙继先为首的“十八勇士”功不可没,而在日后的革命工作中,“十八勇士”将继续抒写辉煌。

“十八勇士”当中,以孙继先和熊尚林的名声最为响亮,红军长征至陕北后,两人又投身于抗日工作中。

抗战爆发初期,熊尚林随部队开赴华北地区,先后参加保卫平西根据地、百团大战和一系列反“扫荡”战斗。

遗憾的是,1942年,熊尚林在一次转移作战的途中,于农户家中遇难,这位勇士牺牲时只有29岁。

相比于熊尚林,孙继先是幸运的,抗日战争期间,孙继先先后担任129师772团参谋长和挺进支队支队长等职务。

解放战争爆发后,孙继先被调到山东军区,后来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和解放舟山群岛等战役,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孙继先奉命进入南京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留校任高级系主任,从此开始负责学院教育工作。

1955年授衔时,孙继先凭借资历和功绩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当年“十八勇士”中军衔最高的一位。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孙继先被派往朝鲜,任志愿军20兵团副司令员。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孙继先就奉命率领20兵团秘密归国,全军开赴大西北戈壁滩,建设导弹试验靶场。

刚抵达戈壁滩时,孙继先为了鼓舞全军士气,提出了“干在戈壁滩,埋头在青山”的口号。

在孙继先的带领下,20兵团很快在戈壁滩上支起了一座座帐篷,这支隐姓埋名的部队将引领中国从沙漠步入太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