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是什么神秘力量,让国剧剧名越来越难知所云?


“看到‘吉星高照’这几个字,我下意识就想往后面再加个‘猪八戒’。”

近日,改编自墨香铜臭同名小说的剧版《天官赐福》(已改名《吉星高照》)路透照流出后争议不断。除了吐槽服装和选角外,粉丝对“吉星高照”这个剧名也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抨击,并表示“我爷爷奶奶的网名都没有这么土。”

没错,如果你平时稍微对国产剧有点关注,就知道观众对剧名的关注更甚以往。

剧名的好与差,其实只能算主观感受。有人怀念电视剧时代那种简单直白的剧名,有人喜欢网剧时代牵强附会的“七字古风”。同样的剧名,有的人觉得土气,也有人觉得高级。但是,随着片方的对爆款作品的跟风,剧名变得越来越晦涩、越来越雷同,已然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象。

当剧名在区分作品时变成一行最没有特点的代码,逼得观众不断往上叠加关键词才能分清谁是谁,那剧名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正所谓,满屏皆是七字言,剧剧不离“行令传”;冷门动物成双对,谈爱明言谁与谁;莫谈剧名有文化,别怪观众记性差。

取名套路:关键看气质

“一个女人的故事为××传,一男一女为××行,两个男人是××令,一群男人叫大×××。如果什么都不突出,但什么都有的话,那就取一个像七言绝句一样的剧名,美就完事儿了……。”

有人如此调侃目前国产古装剧的取名现状,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迹可循的剧名套路。

比如,××传,这种带有传记色彩的剧名曾经被广泛使用,比如《隋唐英雄传》《大唐双龙传》等,但近年来几乎出现就会被默认为大女主剧,比如《甄嬛传》《芸汐传》《如懿传》等。

这种现象自然不能言错,大女主剧本就是讲述女主人公传奇的一生,具有传记片的属性,采用“人名”+“传”的命名形式,不仅能够凸显主题,还彰显了古装剧庄严大气的特点。

××行、××令和大×××等剧名同样如此。由于题材的成功,市场上短期内出现了很多跟风之作,造成了一定的剧名拥堵,给观众带来了一些阅读障碍。但只要看剧,观众总能从各种角度与剧名联系起来,说出个一二三四。

“七字古风体”就不一样了。比如,《秦时丽人明月心》《香蜜沉沉烬如霜》《海棠经雨胭脂透》等等,不仅常常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还总给人一种集齐四句剧名召唤一首古诗的怪异感。但在古装剧动辄得咎的态势下,这类剧名对求稳的片方和平台来说,反而更受青睐。

“七字古风体”的流行,除了受网文IP的直接影响,更因为它契合了“网剧时代”和剧集受众换代后的需求。

如果将剧集当作一种产品,那么剧名这个产品名称和说明必然要符合三个要求:气质要高大上,语法要有网感,最重要的是贴合受众的审美。

在此背景下,编剧早已失去了命名权。

编剧余飞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剧情苍白无力,所以才会想要在剧名上标新立异。这些剧名在大多数时候是一种广告形式,告诉观众这是什么类型,而不是让你看懂这个剧的主题。说白了,就是在通过剧名塑造某种气质。

网剧时代的受众大多是看网络小说长大的80、90后,深受网文中“古言文法”的熏陶,尤其对于醉心古风的粉丝群体来说,更是对此类语言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在视频平台反复强调分众的情况下,迎合部分群体的喜好,将网文中的古风亚文化延续至剧集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剧名系列化

2017年年底,《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播出。全员换血的第二部虽然没有达到第一部《琅琊榜》的热度,但最终仍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剧名,前半句吃到了《琅琊榜》的红利,后半句则奏响了另一个剧名潮流的前奏。“风起”成了剧名热门词中的一大分支。

今年上半年,电视剧《大唐明月》改名为《风起霓裳》后播出。与原名相比,《风起霓裳》无疑虚化了故事背景。

有了这次的经验,《风起霓裳》播完后不久,官博便改名为《风起西州》,也就是该系列的第二部。

事实上,以“风起”命名并不新鲜。马伯庸的出道作便是三国背景的谍战小说《风起陇西》,这部小说已经改编为同名剧集,由路阳执导,陈坤和白宇领衔主演。他的另一个故事《洛阳》改编的《风起洛阳》由黄轩、王一博、宋茜领衔主演。目前两部剧均已杀青。

从“风起”+“地名”的命名格式,结合马伯庸的“考据癖”特点,以及其作品对相关城市的带动性来看,这种简单明了的剧名已然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同属于“风起”一挂的还有一部《风起南太湖》,该剧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原名《爱在平凡》,讲述的是基层干部扎根社区,共创美好家园的故事,由左小青、夏德俊主演。

有趣的是,还有一些剧因为剧名中包含“风”“起”二字,躺枪进了名单。比如,靳东、宋佳主演的《纵有疾风起》以及吴磊、侯明昊主演的《启航:当风起时》。这种无心玩套路却被套路接纳的剧名令人哭笑不得。

无独有偶,继《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之后,柠萌影视又出品了一部“小”字开头的电视剧《小敏家》。不过这部剧讲的并非教育,而是再婚家庭,与前三部也没有明显的联系,应该只是在剧名上做一个呼应。虽然严格来说不能将《小敏家》归于“小”系列,但它的剧名已经足够让观众将它们联系起来,并保有期待了。这也是剧名系列化的意义。

被遗忘的剧名

套路也好,追求系列化也罢,其实说明了片方和平台对剧名的重视,而非随意编造。但为何观众越来越记不住剧名了?

首先,这是套路化和系列化会必然导致的副作用。片方在概念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却使得荧屏上充斥着晦涩雷同的剧名,从业者都容易傻傻分不清,更何况普通观众呢?

其次,剧集“撞名”有时也非片方本意,他们甚至还会刻意避免。比如,陈坤、万茜主演的《脱身》原名《脱身者》,因为不愿被观众联想到此前大热的《伪装者》,才主动改名。

但是对于一些剧集来说,人算不如天算,在同档期遇上了“撞名”的情况。

就拿最近热播的《你微笑时很美》《对你的爱很美》《我是真的爱你》来说,要么包含“很美”,要么有“爱”,还都有第二人称“你”,让人一不留神就串台了。如果不是同档竞争,剧名不会如此烧脑。

第三,剧名的造句越来越复杂。以往最流行的剧名基本都能控制在四字以内,现在不但字数增加了,还加入了标点符号和转折关系。以前观众只需要背个词组,现在还得先搞懂剧名的结构。你看,看个剧还有文法门槛了。

剧名真的不能再这么趋同下去了。大家的影像风格都差不多,故事也是那些套路,在剧名了无新意的情况下,能分清记住的可能只有真爱粉吧。

终究还是内容见真章。《叛逆者》的剧名有《伪装者》的影子,但这也未影响到它热度和口碑。就算有再多的“××者“,观众难道就会因此分不清它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