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忘恩负义的国家:为了发展经济,铲平中国十几万烈士墓,盖高楼大厦


三月春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黛玉葬花诗》

正文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祖先很早就教导我们,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知恩图报的好人。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韩信为报漂母一饭之恩,功成后以千金相还;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舍命刺杀秦王。

《左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一个宠妾,魏武子十分喜爱她,但他年事已高,宠妾尚且年轻,魏武子不忍让她殉葬,便嘱咐儿子,将来他死后,替他的宠妾另寻一个良人嫁了。后来,魏武子病重,思绪不清,又告诉儿子,希望能让宠妾陪葬,长长久久地陪伴他。

魏武子死后,他的儿子魏颢认为父亲病中糊涂,说的话不可做数,因而就按照父亲早年的嘱托,让宠妾改嫁。后来,魏颢在战场上遇到危险,幸而一位老人编草环绊倒了他的敌人,给了魏颢可乘之机,从而杀死敌人,赢得战争的胜利。是夜,程颢梦中见一老人,老人说他是宠妾的父亲,为了报答他保住女儿性命,故此结草以报。

局势危急,远征军千里奔赴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美德,总也有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比如缅甸,就是这样一个不知感恩的国家。1942年,日本发动对缅战争,当时的缅甸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自身陷于欧洲战场,身处泥沼之中,实在派遣不出部队支援缅甸。而日本方面却派出六万余人的大部队,武器精良,攻势迅猛,短短两个月,缅甸就快沉沦。眼看缅甸即将被日本攻陷,法西斯力量又将增强,英国政府紧急向中方求助。

当时,中国也身处战乱之中,我们从1931年就开始局部抗日,继而1937年又开始全面抗日。多年的战争,前赴后继的战士们用身躯硬生生阻挡住了日军侵略的步伐,已经是力不从心,国家的物资,军备也即将耗尽,需要从外部购买。因为陆海的大部分运输线被日军占领,我方便独出心裁的想从西南部运输物资。

于是,我们用一年时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滇缅公路,眼看就可以成功运送物资了,缅甸却面临沦陷。为了保护我们的军事运输线,也为了避免日本掌握缅甸后从西南方偷袭我们,到时局面对我们更加不利,于是中国毅然做出了抗日援缅,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先后派出了数十万人组成中国远征军,不远万里奔赴缅甸,支援友邻,保卫家园。

势如破竹,远征军赢得胜利

有了几十万中国远征军的加入,战局很快发生了转变,成功阻挡了日军侵略的步伐。但由于日军装备精良,我方不敌,故而我方损失也很惨重,战死沙场的就有十几万,可以说,是这些战士们,用他们的森森白骨筑成高墙,保卫了缅甸,阻止了他们亡国的命运。

因为当时战火纷飞,交通条件差,所以不方便将如此众多的尸体带回中国,便只能就地安葬。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缅方修建了烈士陵园,以此祭奠那些死去的英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许许多多人的儿子、丈夫、父亲,在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还在家里热切等待他们回家的时候,就那样永远地留在了异乡,到死,都不得还乡。

时光翩跹,陵园变成高楼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为了经济发展,缅方铲平了中国十几万英烈墓地,在上面盖高楼大厦。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美军人的烈士陵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他们为英美死去的战士竖碑,详细地在碑上刻上死去战士的信息,以便后人来寄托哀思。

我们中国的古话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有些国家却不信这些说辞,且看吧。我们行正义之举,走人间正道,终有一日,巨龙会再次苏醒,傲然踞于东方。只希望当我们能力足够时,能有机会带英豪们回家,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惟愿终有一日,魂归去兮,英灵归家。

参考文献:

《左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