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1976年, 华国锋担任中央军委主席, 下设的5位副主席分别是谁?


当时的华国锋年仅55岁,对于国家领导人而言稍显年轻了些。

但华国锋无愧于毛主席的厚望,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稳住了新中国的局面。

华国锋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央的安排,当时中央军委下设五名副主席,皆是元帅级的将领,这德高望重的五老对华国锋的履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军政全优、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是文武双全的老革命,他曾领导过百色起义,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功赫赫。

我们耳熟能详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正是邓小平与刘伯承元帅联手创下的丰功伟绩。

而邓小平也是这五位军委副主席中唯一一位非开国元帅的,但以他的军功和资历足以册封元帅,只是邓小平本人坚决推辞。

即便如此,他这位“无冕元帅”的能力与资历皆是受到广泛认可。

1977年8月,邓小平在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军委副主席,正式成为华国锋的左膀右臂。

邓老复出后,还同时还兼任全军总参谋长,威望很高。

邓小平对于当时资历并不很深的华国锋尽心尽力辅佐,帮助他安稳地开展中央军委主席的工作,在很多具体的事项上都给出过重要指导意见。

他与华国锋,不只是上下级的关系,更是前辈与晚辈的关系、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的关系,这种高洁的情操胜过一切虚名和浮誉。

除了在军委方面的帮助,邓小平更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掌舵人,在当时前路并不明朗的关口,以创新性、开拓性的思想方法和稳中求进、不断改良的实践态度,成功主持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

社会经济得到了长久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维护了民生安稳,给华国锋主席的工作极大地减负。

“儒帅”——刘伯承

刘伯承元帅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因其在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展现出极强的领导能力和极高的战略素养,在军中有着“儒帅”、“军神”的雅号。

刘伯承元帅也是五位军委副主席之一,他的治军能力和指挥水平臻于完满,言传身教之下让华国锋受益匪浅。

但可惜刘伯承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早在当年打仗时就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病症。

1916年四川武装起义,刘伯承一线指挥调度,不料敌人的火力过于密集,刘伯承头部中了两弹。其中一枚子弹从太阳穴射入、从眼眶穿出,伤势十分严重。

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该处眼伤开始溃烂感染,如果不及时剔除腐肉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刘伯承辗转找到了一名医术精湛的外国医生,几次三番坚持不打任何麻药进行开刀手术,因为他怕麻醉会让他的脑神经变得迟钝。

后来刘伯承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硬生生熬过了三小时的手术,整整72刀都坚持着没有昏迷,这让外国医生直呼他是“军神”,是“会说话的钢板”。

刘伯承于1966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之职,此前从1950年11月开始,他就退居二线投入教育工作。

这位博学多才、军事指挥造诣已至巅峰的“儒帅”,当然清楚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快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发展壮大,为新中国栽培栋梁之材。

刘伯承因为年轻时高强度指挥作战、新中国成立后日夜操劳,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

他承担下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位,主要是以自身的威望帮助华国锋熟悉军委相关工作,并且以远见卓识提出诸多战略性意见,确保政策架构的大方向稳定。

一直到1982年,年事已高、身体不适的刘伯承才辞去了党内职务,安享晚年。刘帅不贪恋权势、为国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大事不糊涂——叶剑英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是一句古语,而毛泽东曾用其后半句来赞扬叶剑英,将他比作宋朝名相吕端,以此肯定他在关键时刻的清醒作为。

叶剑英也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但他的领兵作战经历相比其他元帅而言相对较少,因此授勋元帅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其实这个荣誉是理所应当的。

叶剑英亲自带兵经历少,那也是相对其他元帅而言,实际上他从1920年开始就参与了革命斗争,北伐战争时已经官至师长。

他从基层士兵做起,参加过驱逐军阀、剿灭叛军、讨陈东征、北伐战争等多次革命战争,皆是英勇作战,战斗经验丰富。

在不断战斗中,他越发凸显出过人之处,同时他深厚的军事理论积淀也在战争的持续检验中不断淬炼升华。

叶剑英元帅曾多次于党的危难关头力挽狂澜,始终以清醒的思维和行为匡正道路,为新中国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早在长征时期叶剑英就坚定拥护毛主席,在理性思考后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才是真正为大局考虑、为党和人民的福祉而谋。

他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在风雨飘摇的关头将革命方向拉回正轨。

建国后,1966年1月,叶剑英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叶剑英是华国锋非常敬仰的前辈革命家,并且他在军事理论研究上的造诣极为突出。

有他坐镇中央军委副主席并力挺华国锋,后者开展工作的阻力小了很多。

国防功臣——聂荣臻

聂荣臻元帅也是戎马一生,他从土地革命开始,一路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等,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

很难得的是,聂荣臻不仅带兵打仗勇武常胜,他在政治、科研等领域皆是熟稔,也因此得到了毛泽东的器重和信任。

在建国后,聂荣臻的主要精力都转移到了国防科研领域。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可造时势。

当时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摆在新中国面前的问题繁多杂乱,其中军事力量的贫弱很是要命。

虽然我国打赢了反侵略战争、完成了国内统一,但军事力量依旧是颇为薄弱,少说落后了西方军事武装几十年的发展程度。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前苏联断了援助、撤走专家,对于当时中国的科研领域可谓是当头一棒。

那时候我们的科研发展还处在“拆解学习-粗劣仿造”的阶段,尤其是高新科技和军武,突然断了国外援助无异于打折双腿。

但聂荣臻元帅并未就此灰心丧气,他坚持认为即便是硬着头皮硬闯,也要把国防军工这一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因为他知道,新中国一日不掌握自己的核武,就一日要受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核威慑。

中国没有侵略别国的狼子野心,但“有剑不用”和“无剑可用”是两码事,研发出自己的核武器是国防的当务之急。

为此,聂荣臻给毛泽东、周恩来两位国家领导人写报告,坚持要“技术攻关”,并提出“自力更生为主,学习西方已有成果为辅”,哪怕没有别国援助也一定要将这一伟大工程进行下去!

聂荣臻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毛、周的支持与肯定,经过了几年的艰苦攻关,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西方列强怎么也想不明白军事科技落后数十年、新中国初期一穷二白,且西方还进行了经济封锁、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中国怎么就硬着头皮把核武给研究出来了?

随着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宇宙,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崛起的中华民族,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切当然离不开聂荣臻元帅这位主持大局的功臣。

1977年8月,聂荣臻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他又开展一系列工作推进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他也主张精简编制,精兵强国。

有聂帅这位前辈的坐镇和强大助力,华国锋曾亲口表示“这是我的荣幸”。

“红军之神”、“布衣元帅”——徐向前

五位中央军委副主席中的最后一位就是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是红军最出色的高级将领之一,同时也是战绩最佳的高级指挥员。

很难想象“红军之神”和“布衣元帅”这两个称号属于同一个人,而徐向前正是这么一个作战指挥高超,又深受部下爱戴、生活作风简朴的元帅。

他曾是黄埔军校一期生,但他因为沉默寡言、说话带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加上形貌并不“英伟”,蒋介石就以貌取人断定他难成大事,不加留意。

没想到这位外表不彰的小伙子竟是有着“大本事”,更何况人家也看不上蒋介石的那套东西。

徐向前曾服役于国民军,他亲眼见证了官僚主义的横行:腐败、勾结、吃空饷、压迫底层士兵……凡此种种让徐向前对国民党的军队无比失望。

反观他曾接触过的共产党员,他们在作战中不畏牺牲的英勇气魄、纪律严明又信念坚定的浩然正气,这一切深深触动了徐向前。

在对共产党员有了更多交流、深入学习了更多共产主义思想后,徐向前认定三民主义没法救中国。

只有共产主义才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民情,是救国的唯一正途。

徐向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指挥能力。

他的用兵调度不拘泥既有章法,堪称“神来之笔”的战术安排背后,却是有着深厚的军事理论与实践支撑,极为可靠。

而且徐向前一直“土里土气”的,没有官架子,生活简朴,说着山西话,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西红军战士。

他自己织的毛衣,一穿就是三十年。

可惜徐向前元帅的身体素来很差,指挥作战又是高强度的心神操劳,对他而言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发挥出全部的指挥实力,让人颇感遗憾。

1966年,徐向前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继续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他将自己独特的军事理论结合实际,拓宽了我军的军事视野和格局。

这五位军委副主席,无一不是元帅级别的“大佬”。

他们的资历都比华国锋更深厚,但却毫无怨言地担任副主席、为国家军队建设尽心尽力。

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是每个共产党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职务高低不过是便于开展工作的调度安排,每个共产党人都是平等而庄敬地看待彼此。

因为他们知道对方是同志,是可以托付信任的手足兄弟,是共同在建设伟大中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战友。

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直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