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唐山现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45年后,再次站在唐山的土地上,中科院院士陈顒以题为《我在唐山地震现场》的报告,以亲身经历回顾了1976年7·28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在唐山开展震后灾情勘察和科研活动的情况,向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与会人员,论述了防震减灾科普的重要意义。从传承科学精神出发,他表示,45年前造成巨大破坏力的地震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发生,“唐山现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45年前,陈顒院士住在北京一个木质结构二层楼里。7月27日晚,天气炎热,他躺下不久迷迷糊糊中觉得床大幅度上下跳动。长年从事地震工作的他没有立即下床,而是躺在床上开始数数,“一、二、三……”当数到二十的时候,床突然来了又一次晃动,比上一次更厉害。他知道,这短短20秒钟间隔就是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于是,他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地震不在北京——在距离北京大约160公里的地方有大地震发生了!

由于大部分地震记录仪被震坏,无法利用常规方法确定地震发生的确切位置,只能从尚存记录初动方向上判断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东北方。于是,他和同事分别乘军用车辆分头向唐山、天津方向进发。向天津方向进发的同事因遇到被震断的桥梁而被阻,而唐山方向没有多少桥梁,道路也没有太大破坏,他于28日中午11时左右抵达唐山。

从北京赶往唐山这一路,陈顒敏锐地观察到:地震的破坏就像是扔了一颗炸弹,破坏程度严重但却有时空局限,造成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在半径20公里区域内,唐山大地震对北京、天津的破坏相对而言就比较有限。他介绍,统计资料显示,全球20世纪100年内全世界所有地震造成灾害的时间不到1小时,所有地震造成灾害的空间不到地球表面的万分之一。因此,巨大的地震灾害发生在短暂的瞬间和非常局限的空间,这是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也是地震灾害有别于其他灾害的地方。

令陈顒后怕的是,在紧急赶赴宁河了解唐山南面的地震破坏情况回唐山路上,公路多处产生了大量与公路平行的地裂缝,宽度不等,他们乘坐的吉普车就掉进了地缝里,寸步不能移动。就在他下车帮着抬车轮时,震后最大6.9级余震发生了。地裂缝像一张大嘴忽而闭合忽而张开,一张一合变化非常快,一次也就一两秒时间,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几个来回后,大地才平静下来,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陈顒介绍,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城市化率的急剧提升,城市的防震减灾越来越重要,地震预报任重道远,要让城市居民认识到地震灾害发生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意义,形成“小灾靠自救、中灾靠社区、大灾靠国家”的共识。同时更要传承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养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让科技事业后继有人,推进新中国防震减灾事业迈上新征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