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二战那么多火箭炮,为何唯独苏联的喀秋莎名气最大?


“喀秋莎”是苏制BM-13型132毫米16管火箭炮的别称。这款火箭炮,苏军在整个二战期间共计装备了6800门,这一数字可称得上是冠绝全球,超过其他各国火箭炮的总和。

而且,苏军在“喀秋莎”的火力运用方面,首开“集中使用、快打快撤”之先河,同时调集十余门甚至几十门“喀秋莎”行一次齐射,以突然、猛烈的打击效果彰显其暴力美学,尔后迅速撤离。既确保了己方火力在单位时间内达到足够密度,又免于遭到敌方火力报复。

这种打法令德军很不适应,只见苏军发射的火箭弹如流星火球一般照亮整个夜空,伴随着撕裂长空的尖锐呼啸从天而降,短短十几秒就把阵地变成一片火海。二战期间,一再遭到“喀秋莎”狂虐的德军士兵,在惊恐万状之余给这种武器送了一个绰号“斯大林的管风琴”。

其实,德国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管风琴”——一种被他们称作“希姆莱管风琴”的80毫米24管自行火箭炮。该炮底盘采用法国造的索玛半履带式装甲车,安装有双层24根发射导轨,可一次发射48枚80毫米高爆火箭弹;而苏军“喀秋莎”以吉斯卡车为底盘,一次只能发射16枚火箭弹,在防护力和火力密度方面均逊色于“希姆莱管风琴”。

然而,对射击精度要求过于苛刻的德军高层却坚持认为这款火炮的散布太大,加之装药量太少,综合表现差强人意。于是,“希姆莱管风琴”仅仅生产了13门便不再装备给党卫军。

二战时期,不仅苏、德有“管风琴”,美国也有。这款由M4“谢尔曼”坦克改装而成的T34型114毫米48管自行火箭炮,曾经装备给巴顿指挥的第二装甲师,在突破齐格菲防线战役中有上佳表现。其后期改进型的发射管数由48管,先后增至50管和60管;火箭弹直径也由114毫米增至183毫米。怎奈装备部队时间太晚,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二战就已接近尾声。

纵观二战历史上出现的众多“管风琴”,就武器先进程度而言,苏军火箭炮绝非一家独大。自1805年英国人康格里夫研制出第一支现代火箭起,到二战爆发初期,许多国家都掌握了火箭炮制造技术,尤其是德国在这方面的研制起步更早,1925年就开始着手固体火箭研究,1938年就研制出一款15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无论是发射管数、弹体直径,还是自身防护、射击精度,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苏军“喀秋莎”火箭炮都并不占优,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处于劣势。一款性能中庸的火箭炮,何以做到一枝独秀,成为二战时期名气最大的火炮?原因有以下三点:

“喀秋莎”设计最合理

所谓设计合理,是指武器结构设计符合二战时期的战场实际。苏军的“喀秋莎”最初以吉斯—6型卡车为底盘,后期改为速度更快的嘎斯卡车,既没采用过装甲车底盘,也没采用过牵引车设计。这样做,虽然牺牲了自身防护力,却在降低武器成本、便于大量装备部队的基础上,提高了机动速度,使“喀秋莎”能够以高达90公里的公路时速完成机动打击任务。

“喀秋莎”运用最得当

勿庸置疑,苏军在火箭炮的战法运用方面技高一筹。苏军自始至终都把“喀秋莎”当成一种面杀伤武器,实战中往往采用群炮齐射的发射方式,以排山倒海、铺天盖地之势,瞬间对敌军集群目标实施火力覆盖,从而弥补了单炮射击精度上的不足。而不是像德、美等军队过于强调单炮精度,对火箭炮只限于小规模使用,往往用于歼灭或压制一个点。

“喀秋莎”战果最丰硕

自从1941年7月15日,12门“喀秋莎”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奥尔沙防御战中一战成名,这种武器就深得苏军士兵钟爱,不惜以梦中情人之名为其冠名。此后,“喀秋莎”伴随着苏军的反击脚步一路向西,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直至苏联卫国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柏林战役中,苏军集中上千门“喀秋莎”实施齐射,其火力密集程度堪称惊世骇俗。有时不得不承认,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是“喀秋莎”的出色战果,才成就了苏军火箭炮的历史威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