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考古发现一口井冒黑水,意外发现司马懿陵墓,学者:终于找到了


司马懿所出生的时代、家族环境,让他得以享有独特的文化积累,儒家文化与祖传兵法皆没落下。加上道家的哲学,他便可以说得上是拥有丰富文化底蕴,这令他轻松就能击败对手。更重要的是,司马懿的运气也够好,他几乎熬死了同一时代的所有人。曹操逝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曹丕逝于黄初七年(226年),曹真逝于太和五年(231年)。

就连曹叡都在景初三年(239年)病逝,足足熬死了曹家三代人,而曹叡是唯一一个还能牵制他的人。虽然说曹丕与曹叡都对他颇为重用,可他们也能掌控住司马懿,偏偏这两人都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八岁的小皇帝曹芳和奸庸的曹爽,纵观曹叡去世后的魏国朝堂,还有谁是司马懿的对手呢?

答案是没有,他先是装病,接着借曹爽陪曹爽离开洛阳去高平陵祭祀。迅速起兵政变掌控了洛阳,至此,曹魏的军政权彻底落入司马家之手。相对来说,司马懿比曹操要狠许多,他几乎屠尽曹家宗室以及其亲信。他对曹家没啥忠心可言,毕竟屠人全家还说忠心那未免太过虚假,但司马懿生前并未称帝。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戊寅(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73岁。不知是怕自己从前造的杀孽太多,将来被人报复,还是单纯不愿被人惦记上。司马懿生前要求丧事从简,不起坟头,不立碑记,不设随葬品,不与遗孀合葬等要求。可司马懿在后期到底是被追封了宣皇帝,其墓自然也就成了陵墓,没有一点儿记载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史料来看,司马懿的墓址是他生前就选好的,《晋书》有记载: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又有记载: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左右皆歔欷。就是说司马懿生前就在首阳山造陵,临终前的嘱托只不过是让地表不留痕迹,从而无从查起。后来晋惠帝谒陵,可能谒的便是首阳山的晋室皇陵,这儿并非只有司马懿一人。

根据考证,后来的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应该都葬在了这儿。因而首阳山可以说得上是西晋皇陵,首阳山是邙山的一座山峰,位于西晋国都洛阳城东北十几公里。司马懿的地表不留痕迹还是有点用的,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世人们知道司马懿陵墓大概在首阳山。

却并不知道具体在哪一处,不过有时候,偶然的一个捣腾可能就会无意中发现陵墓。上世纪末,一个农民无意间发现一口井里不断冒着黑水,从里头捞出一块碑。当时全国的考古活动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对百姓的普及程度也就比较高,老农发现这块碑后意识到它可能也是一件文物。便报告了有关部门,一查发现不得了,这很有可能与司马懿有关。

随着墓碑的发现,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司马懿的墓也在不久之后被发现。其实司马懿的陵墓被发现也很正常,因为此前,考古队便在首阳山附近发掘出了荀志的墓志。而根据记载,荀志葬于晋文帝司马昭陵道之右,此外晋武帝司马炎妃嫔的墓志也在这一带出土。这种种线索积累起来,再对应文献,便能找出整个西晋皇陵的位置。

其中自然也包括司马懿的,毕竟晋文帝、晋武帝都葬在他身边,当然了一般认为司马懿的墓中是没有贵重的金银。这大抵也是盗墓贼没有兴趣的原因,对于考古来讲,倒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价值。只不过这发掘工作,恐怕还要等待最合适的时机,但不管怎样。只要找到了便能尽力保护,让盗墓贼无机可乘,这是对古文化的保护。

参考资料:《晋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