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下一代iPhone将换用开孔屏?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9月15日一年一度的苹果“科技春晚”如期而至,而此次iPhone13系列的加量降价,也使得诸多让消费者直呼“真香”。就在iPhone13系列揭开面纱后,“喜新厌旧”的爱好者们又开始追踪来年的新款iPhone了,近日就有消息源透露,有一款代号为D85x的新款iPhone机型正在测试120Hz刷新率的开孔屏方案。

尽管如今下一代iPhone势必已经进入预研,乃至早期的工程机或许都已存在的情况下,但在其最终定版前依然是一切皆有可能。不过后续来自苹果供应链方面的说法,则为iPhone14系列取消FaceID的传言“添砖加瓦”了。

日前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在光学镜头厂大立光10月7日举行的法人宣讲会上执行长林恩平表示,光学技术已有了新的突破,大立光已经找到新的方案来解决过去困扰光学产业多年的问题,例如解决阳光下炫光问题,帮客户做出预期的产品,并已可开始进入量产阶段,而去掉“刘海”的设计方案也已交给客户,就看对方什么时侯启动新方案。

一方面,大立光是苹果旗下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全面屏设计经过了3年多的发展和数次迭代后,如今还在使用异型全面屏设计的机型着实已经不多。因此这番发言也被外界认为,是指向了大立光已经具备了让新款iPhone“无刘海”的能力,而至于是否启用就看苹果的抉择了。

尽管今年在iPhone13系列上,苹果选择将听筒上移,不再集成在屏幕上,并将泛光照明器和点阵投影器合二为一,减小了FaceID的体积进而缩减了20%屏幕开槽面积。但事实上只要FaceID还存在,异型全面屏的“刘海”造型就会与iPhone绑定在一起。

毕竟,FaceID是一系列元器件的集合体,其包括了前、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红外镜头、点阵投影器、泛光感应元件等元器件,而更强大的集成度和更高效的排列优化,并不能从物理层面上完全改变FaceID组件的存在。换句话来说就是未来iPhone机型是否会取消异型全面屏的设计,其实与苹果对FaceID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今随着屏幕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在Android阵营中几乎从旗舰到入门级机型都在使用,由此可见,iPhone取消FaceID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商业策略上的选择。早在2018年秋季苹果发布iPhoneX时,CEO库克曾豪言iPhoneX会定义未来十年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这既是向十年前乔布斯曾说过iPhone会领先业界五年致敬,也昭示着苹果将一如既往地成为手机行业的“创新旗手”。

然而天不遂人愿,Android阵营在短暂尝试了3D结构光技术后,迅速放弃了跟随苹果的战略,反而不断发力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当然,相比于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来说,FaceID依旧是目前智能手机中最为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但问题是此前谁都没有想到此次疫情的爆发。

自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来,FaceID遭遇到了预想之外的难题,尽管如今大家已经逐渐适应与口罩共存的生活,但FaceID却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即便苹果方面试图通过算法和AI技术让iPhone的FaceID能够更加轻松的认出自己的主人,但FaceID本身的操作逻辑,是通过点阵投影器将3万多个光点投射到脸部,让红外镜头捕捉到点阵图案,再计算后绘制出三维人脸图像,并与此前录入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

所以问题就出在了FaceID需要完整的人脸进行识别,而不是被标准化工业制成品口罩挡住的半张脸。苹果平台架构副总裁TimMillet曾经承认,“FaceID要能看到见不到的东西相当难”。因此在如今人类被迫与疫情共存的当下,随着口罩已经成为了必需品,也让FaceID引以为傲的无感体验不仅变成了空谈,还让不少iPhone用户重回了数年前只能用密码解锁手机的时代。

那么如今在FaceID没有达到预期使用体验的情况下,苹果会放弃它吗?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这其中极为核心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苹果一直以来都是一家以稳健出名的厂商,只采用成熟技术同时也是他们的标志,这既代表了苹果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不会“翻车”,也意味着“船大难掉头”。

以FaceID为核心,苹果带来了Memoji、PortraitMode、面部支付等功能。甚至于即便是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在WWDC2021上苹果方面还曾宣布,已经在着手开发全新的密码验证方式,可以让使用者直接透过FaceID登入各类网络服务。可以说围绕着FaceID,苹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功能和配套的研发团队。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纵观苹果近年来的产品升级策略,熟悉PC行业的朋友可能会有类似市场领先者Intel和NVIDIA“挤牙膏”的既视感。再结合在过去的数年间,苹果方面对于AR超乎寻常的看重,也在侧面展现了其对于智能手机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的判断。

所以如果基于智能手机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的这个判断,那么苹果倾向于坚持现状、而不是大刀阔斧的变革,显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