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黄渤海分界线上的海岛奇观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海岛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民众普遍对海岛的关注度并不高。海岛是指四周被海水包围,高潮时露出水面的陆地。根据《2017年海岛统计调查报告》,我国海岛数量达11000多个,海岛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0.8%。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中,广泛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海岛,它们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多呈链状或群状分布在海洋之中。

约90%的海岛分布于东海与南海海域,而黄渤海区海岛数量只占10%左右。在海岛数量远不占优的黄渤海区,有着一片“内外兼修”——不仅地貌景观极具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群岛,这就是庙岛群岛。

海岛曾经是高山

如果以上帝视角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在渤海与黄海之间,辽东半岛向南探出的老铁山岬角与胶东半岛凸向北部的蓬莱角之间,有一串珠链一般的群岛,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列阵,仿佛一道天然的分界线隔开了黄海与渤海,它们被统称为庙岛群岛。

庙岛群岛南与蓬莱隔海相望

相邻海岛之间距离最多不过十余公里

犹如一道天然“岛桥”

摄影/陈肖

如果将视角高度降低到海面上,从侧向观察,你又会发现这片海域中的岛屿断续绵延、高低错落:居于中部的高山岛最高,海拔202.8米,其北部相邻的大钦岛次之,海拔202.4米;还有4座海岛接近200米高,此外超过与接近100米高的海岛还有7座,这些大高个儿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其余海岛则多在50米以下。让人总觉得海面之下似乎有一道连绵的山脉,而这些海岛就是山脊上起伏的群峰。

审图号:GS京(2022)1004号

其实这并非臆想,在渤海与北黄海区域内,曾经确实存在着“两盆夹一山”的地貌格局——现在的渤海和北黄海是两个盆地,而辽东半岛经庙岛群岛与胶东半岛相连的一线(以下简称胶辽地区),则是分隔两个盆地的山岭。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渤海与北黄海原本是同属于一个古老的大陆地块,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中,受郯(山东郯城)庐(安徽庐江)断裂带的控制,位于断裂带西侧的渤海地区发生沉降,而断裂带东侧的胶辽与北黄海地区抬升隆起,与渤海地区分离。

进入新生代,复杂的新构造运动又使北黄海也与胶辽地区断离,张裂形成盆地,只剩下胶辽地区继续隆起,成为两个盆地间的分水岭。

小钦岛北侧名为鳖盖山的小岛

岛体呈不规则三角形,岩峰为单斜构造

犹如并立的两座金字塔

在第四纪(250万年以来),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辽东与胶东三面被海水环绕变成了两个半岛,其间那些尚未被淹没的山峰,则出露成了一系列的岛屿,形成了与现在相似的地貌格局。在间冰期与冰期的轮回中,庙岛群岛的身份,也在水中海岛与陆上山峰间,数度切换。

当千万年的断块山

历经百万年的海蚀作用

从山东烟台蓬莱港出发,登上驶往南长山岛的渡轮。随着大陆岸线从视野中渐渐退去,四顾茫茫大海,脑海中闪现着发生在这里的沧海桑田巨变,对自然不由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庙岛群岛中的岛屿山丘,都是地壳断裂构造运动形成的断块山,且多为单斜构造,岩层整齐化一,单向倾斜,崖壁与周边毫无过渡,山势很是陡峭。这样的山体形态,在南长山岛,砣矶岛西海岸、大钦岛唐王山都非常典型。

大钦岛

如果说南长山岛以山势称奇,那么北长山岛最吸引人的则是峭壁。单斜构造的断块山,因断裂构造方向上节理裂隙发育,在机械风化作用下,极易形成峭壁。在海岛上,机械风化中表现最突出的毫无疑问当属海蚀作用。

北长山岛的“九丈崖”是一段绵延400多米的基岩海岸,陡峭的海蚀崖壁有60多米高,近似直立,截然若劈。沿着崖壁石缝间的窄窄石阶下到崖下,只见崖壁由近水平的厚层石英岩组成,垂直节理与岩层纵横交织,仿佛一块块天然的石英砖垒砌而成。波浪击打着崖底,沿节理侵蚀,形成了与崖壁分离、高耸直立的石柱——九叠石,海蚀拱——仙人桥,海蚀洞——仙姑洞。有小的岬角垂直崖壁伸向海中,飞溅的浪花沿着几道节理击打切穿了岬角,形成了一列海蚀柱,离岸越远海蚀柱的高度越矮——三跳石,仿佛正列队走向深水。

庙岛群岛第一高海岛——高山岛

由于海蚀作用形成的镂空景观

类似的典型海蚀地貌景观,在庙岛群岛中几乎每个岛上都充分发育。南长山岛的“水晶宫”、高山岛的“神仙洞”、大黑山岛的“聚仙洞”……40余处上百个海蚀洞或幽深或剔透,风格各异。其中聚仙洞洞口高20米,宽4—5米,可划船深入洞中40米,总长度超过80米,号称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长的石英岩海蚀洞。

高山岛中同样发育海蚀洞穴

而海蚀柱形成的象形石,如高山岛的“龙头礁”、犁犋把岛的“宝塔礁”、南长山岛的“望夫礁”、小黑山岛的“狮子石”、南隍城岛的“罗汉礁”等,则被人们附会了种种神奇传说,又赋予了岛屿不同的灵性。

车由岛东西两侧均有海蚀柱分布

崖壁上由于风化形成的石窟、石穴

成为海鸟们的天然栖息地

最特殊的还有一段海蚀栈道,位于大黑山岛北端龙爪山的海蚀崖上,这段崖壁的石英岩中分布着千枚岩夹层,因为千枚岩质地比石英岩软,更易被风化,差异侵蚀作用显著,在崖壁上就“掏出”了长约1.5公里,高3米左右,宽0.8—1米的一段天然“栈道”。

大黑山岛岛岸上的海蚀地貌广泛发育

尤以龙爪山最为壮观

海蚀崖高度在10-20米之间

庙岛群岛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这里是西伯利亚和内蒙古冬季风南下的通道,海峡的狭管效应更增大了风速,年均风速6.86米/秒,冬季风浪平均浪高1.1米,大浪高平均为8.6米,极端最大浪高达10米。这样强劲的风浪作用,长期精雕细刻于硬度大、抗蚀力强的古老石英岩,终于造就了庙岛群岛基岩岬角岸段千姿百态、鲜活生动的海蚀地貌。

砣矶岛岩层属软弱岩层,韧性好,受力易形成褶皱

像一幅颇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的天然岩画

砣矶岛又是另一番风景了。这里的岩层主要为千枚岩和板岩,其厚层千枚岩含云母、石英、绿泥石和多种矿物成分,使岩石呈现赤、黑、白、蓝等多种颜色。岛上的海蚀崖壁,在风剥雨蚀、波拍浪噬、石击砾磨的加工下,雕蚀出多姿多彩的一件件天然艺术作品,似彩云追月,若江河奔流,如龙飞凤舞,犹禽兽嬉戏……

砣矶岛岸礁岩性以绢云母千枚岩

内含多种矿物成分,颜色及石质软硬都不相同

经过百万年的水镌浪刻,礁岩表面凸凹不平

犹如海浪被印刻在了礁石上

天然“岛桥”

不仅连接南北,而且沟通东西

在出众的自然景观之外,庙岛群岛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古代海上交通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群岛纵列于渤海海峡之中,而岛与岛之间的距离都在视线范围内,这对于人类早期航海来说,是极其便利的条件。在航海技术还很落后的先秦时期,我国先民们已探索出一条由登莱地区出发经由庙岛群岛抵达辽东半岛、继而沿岸前行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航路。而秦汉至唐宋时期,登州港(今蓬莱)更是我国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始发港。

犁犋把岛宝塔礁,是一座高21米的海蚀柱

在风帆时代,它是船只进出水道的导航标志

如果说凸起于海面上的岛屿,形成了天然的“岛桥”,紧密连接起了胶东与辽东。其实在人们看不到的水下,岛屿们还发挥了另类的沟通作用。

庙岛群岛海域的主要海流为潮流,受海峡地势影响,潮流以东西向的往复流为主。因为岛屿的阻隔,潮流不能一马平川地通过渤海海峡,而必须由岛屿分隔而成的水道进出。涨潮流偏北,落潮流偏南;而罗列的岛屿,束窄了渤海海峡间的过水断面,有效提高了涨落潮的流速。

南隍城岛南端,一面三角形大崖壁“直插入海”

高约71.8米,与来往的船只相比显得尤为壮观

渤海和北黄海盆地在新生代充填了大量的松散沉积物,水深有限,渤海的平均水深仅有18米,北黄海的平均深度为40米。而强劲的潮流却大大刷深了水道,最南部的登州水道深达40米,而北部的老铁山水道主航道水深为42—78米,各水道的水深均超过20米,这就为巨型海轮进出渤海开辟了一条条天然航道。

在风帆木船的时代,这些水道的重要性并不凸显,但在国际海贸迅速发展,船舶日益大型化的今天,它们的意义非比寻常。纵列在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不仅没有让渤海变得封闭,反倒为它开通了连通世界的道路。

本文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10月文章:

《庙岛群岛黄渤海分界线上的海岛奇观》

撰文/张永战摄影/高远等

责任编辑/张璇图片编辑/马宏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