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美企离开中国后醒悟:被坑了,为产品存活必须回中国


与中国脱钩,已经成为美国的长期策略,他们对于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感到不安,同时认为切断中国出口对于遏制中国崛起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从围堵中国,还是从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两个不同层次,美国认为脱钩都对其有好处。

川普签署加征关税的法案

不过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许多西方媒体常常兴高采烈地宣称:中国的制造业在向东南亚转移,向印度转移,向墨西哥转移等,那么传言不绝于耳,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并不简单。

确实,在过去几年中,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东南亚转移,但是用“转移”这个词并不精准,真正发生的事情是: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外溢”。

川普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之后,许多中国企业为了规避高税率,将产品的最终组装环节转移到东南亚,也就是说,最终产品被贴上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的标签,出口到美国,但实际上,制造的大部分环节依然在中国,只有最后的成品组装环节在东南亚。

越南工厂

甚至不只是中国的低端玩具、成衣等如此,连外国大厂也是同样的做法,苹果手机就是一例,据统计,在苹果印度工厂,大部分重要的精密元器件都要从中国运来进行组装,即使这样,在印度生产的也是最低端的苹果产品,还长期受到良品率较低的困扰。

而最近,甚至连最终的组装环节也难以在东南亚地区生存,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许多美国商人正将采购地点从东南亚转移回中国,原因是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税收优惠到期,而美国并不愿意延期。而这导致的后果是,即使中国产品被加征了25%的关税,却依然比东南亚地区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厂

文章举例称,2019年,因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在美国从事化妆品和旅行用品的业务的法扎克利夫妇,将采购来源地从中国转移到柬埔寨,而如今柬埔寨的商品也面临关税,导致他们的公司利润大幅缩水。

而“中国运输成本更低,其快速大量生产的能力是他国无法比拟的”,最终,法扎克利夫妇不得不回去,他们已开始将订单转回中国生产。

法扎克利夫妇

这对夫妻认为,他们将业务迁出中国,是做了历届美国官方和国会希望企业做的事,但是“我们被坑了”。

所谓“普惠制”是美国的贸易协定之一,于上世纪制定,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较低的关税,以保证美国的低物价。

而之所以现在没有进行延期,原因也在美国人的傲慢和无知,美国的国会议员称,他们希望将普惠制贸易政策进行升级,“以确保受益国达到与工人和性别权利、环境和法治相关的标准”。

美众院称中美竞争“是场攸关生存的抗争”

换句话说,这些发展中国家想要向美国出口商品,不但价格要便宜,还要求工人的权益得到保障、男女平等、不能污染环境、不能有性别歧视等等。

这是美国白人虚伪道德优越感的又一体现,事实上,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能够吃饱饭,实现温饱已经非常不容易,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越南平均工资不到1800块,印尼甚至只有1200块,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提供完善的工人保障、拒绝歧视、不污染环境,实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颇有些当年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印尼工人

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而是如果这个地区的人民的基本生活都缺乏保障的情况下,谈这些只会显得虚伪,更像以此为借口,拒绝继续免税。

虽然美国人的傲慢十分可笑和无聊,不过却也导致了中美脱钩政策出现破绽,美国商人正面临艰难选择,要么提高对消费者的商品售价,要么通过降低自身利润来消化冲击,或者寻找更便宜的生产地。

报道称,由于美国不延期导致的制造业移回中国已经非常普遍。

拜登上任以来延续了川普的贸易保护政策

一家美国公司总裁奈蔓斯基,曾从菲律宾进口了近三年的皮质射击包,2022年初,他决定将生产基地迁回中国,因为虽然菲律宾的成品质量更好,但运输和其他成本比中国高。

普惠制到期后,他的产品被征收了17%的关税,无利可图,而这种射击包的销售占到公司年收入的10%,因此当奈蔓斯基发现美国贸易优惠不能延期,就立即把生产转移到了宁波市。

宁波是中国制造业重要基地,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奈蔓斯基说:“为了让这条产品线存活下去,我必须回到中国生产该产品。”

之前提到,从事旅行用品业务的法扎克利夫妇,在2022年向中国的老供应商下了几份大单,即使从中国进口产品仍要加征25%的税率,他们也愿意承受,因为中国供应商在定价和交货方面更加稳定。

从以上几家美国企业的状况中,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单纯是成本,还包括交通的便利以及可靠稳定的供应能力,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中国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

事实上,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施展的研究,制造业向中国集中,并且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局面,已经是“终局性”的安排,除非发生“重大地缘变动”,这样的局面已经无法逆转。

因为中国的制造业效应,除了成本还有“规模”,东南亚国家体量小,而且互不相通,政策法规和人员难以自由流动;而在中国,巨大的人力优势,自由流通的生产要素,相同语言,形成了无法模仿的制造业中心,所谓的制造业转移不过是中国制造业的“外溢”,将东南亚地区的人力资源、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并且融入中国的过程。

总之,美国人期望看到中国制造业衰落的妄念,恐怕注定落空,制造业衰败是美国的现状,美国人只能面对现实。

福建号航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