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细思极恐:“史上最难集采”的可怕预期


2022年6月6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简称《纠正通知》)。

类似的《纠正通知》,近年来每年都会有一次,但是今年的有点特殊。

在2022年的这份《纠正通知》中,重点提到了要求规范牙科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规范公立医院牙科医生多点执业,对于开展种植牙服务,但不参加种植牙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督察。

在历年的《纠正通知》中,单独强调某一具体品类的高值耗材,甚为罕见,而如此直白地提出“对于开展种植牙服务,但不参加种植牙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督察”,更是在整个集采政策开展以来首次得见。

种植牙集采的风声已经吹了很久,被业内成为”史上最难集采“,这份《纠正通知》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坐实了这种说法。

01种一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

事实求是地说,种植牙确实贵,非常贵。

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肥东县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李小莉,提交了一份《关于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并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

她在《建议》中写道:平均一颗种植牙治疗费用大约在6000-20000元不等,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

这位代表给出的种植牙价格区间,确实是靠谱的。

平安证券曾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公立医院种植牙费用普遍较高,平均一颗种植牙费用在15000元左右。种植10~20颗种植牙,确实需要十多万的成本,这的确超过了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

02市场均衡博弈的结果

但是,相比于之前遭遇集采的价格上万的心脏支架和骨科关节植入物,种植牙有着极为特殊的地方。

首先,种植牙是没有进入全国医保的医疗项目,仅仅在极小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进入了地方医保。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全国每年大约400万颗种植牙的植入量,基本都是靠刚需患者自掏腰包支付的。

其次,相比于心脏支架和骨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公立三甲医院进行,种植牙项目大部分是在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进行的。

2020年底,我国口腔专科医院总数约为940家,其中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数为160家,民营口腔专科医院数为780家,民营在口腔医院总数中占比达83%;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口腔诊所。

以广东省为例,注册口腔医生2.1万,其中有1.6万-1.7万在民营口腔医疗机构。

鉴于上述两点因素,种植牙的特殊之处就显现出来了:相比于大部分在公立医院依赖医保支付的医疗项目,种植牙的价格,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供需双方短期达到相对均衡的一个价格。

事实上,种植牙耗材本身价格其实并不贵,根据家鸿口腔招股书数据显示,其代理的登士柏种植体2019年均价在1038元,国产品牌在400-450元。

动辄上万一颗的种植牙,其实是耗材和服务打包的价格,贵的是医疗服务的价格,背后又是合格的种植牙医生的稀缺。

2016年美国每100万人拥有口腔科医师数量达到了1600人,而我国每100万人拥有口腔科医师数量仅100人,相差巨大。

虽然自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口腔医疗相关的支持政策,但是医生人才培养周期超过8年,牙医稀缺局面的缓解,还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对于民营口腔医院和诊所来说,如果种植牙服务的价格过高,以致于没有足够数量的病人,他们自然会适当降低价格,达到一个使得其服务能力饱和或者接近饱和的水平,最终价格就稳定在这个范围。

要说数以百计的口腔专科医院,和数以万计的口腔诊所,他们能够达成一个虚高的价格垄断同盟并且严格遵守,这很难让人信服。

所以,目前的种植牙服务价格虽然确实昂贵,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市场自然博弈之后形成的均衡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真实反应。

03万物皆可集采?

考虑到种植牙迥异于冠脉支架和骨科关节的生态环境与自费支付的大前提,种植牙集采的逻辑就非常让人费解,其带来的逻辑推演,也让人“细思极恐”。

首先,种植牙和冠脉支架以及骨科关节相比,其消费属性更强,同时也不是口腔修复的唯一手段,相反,种植牙存在着多种更为平价的替代方案。

所以,为何宝贵的集采资源和行政资源,会和一个高端消费属性的种植牙项目死磕?其中逻辑很难让人理解,仅仅因为一份提案吗?

其次,相比于冠脉支架和骨科关节每年耗费医保大量资金,作为以自费为主要支付方式的种植牙项目,和节约医保资金并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这样几乎纯自费的医疗服务项目都要硬推集采,那么推演下去,就有点吓人了。

要知道,每年还为数不少的新上市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为了早期销售收入的保证,选择不进入医保,那么对于这部分选择自费市场的药物、耗材或者服务,未来是否也可以用行政措施勒令降价呢?

目前,市场对于创新药仅剩的乐观逻辑是:对于拥有不可替代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企,依靠有说服力的临床效果优势和循证医学证据,即使在强势医保面前,仍能在自费市场展现出巨大韧性和良好的销售预期。

同时,大家还乐观地预期:医保局在推动集采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市场各方面的反馈,不断地认识到医保的行为边界与能力局限,反过来,后续也迟早会诱发医保行为的调整与再适应。

但是,如果这种调整和再适应,是对未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项目,也高举起集采之刀,那就是又一次行业逻辑的崩塌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