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1982年, 冯玉祥次子请求回国定居, 邓小平摇头: 祖国需要你帮帮忙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冯洪志

冯玉祥将军的许多爱国事迹家喻户晓,他的次子冯洪志更是继承了其父的赤胆忠心。

冯洪志自小就受到冯玉祥将军耳提面命,也十分仰慕父亲戎马一生、忠于祖国的气节,在留学归国后,冯洪志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走。

他眼见着父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尽心尽力,如此耳濡目染下,他成长的越来越出色。

后来,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及其独裁政府决裂之后,父子为避祸暂避至美国。不料蒋介石听说这种情况之后,大怒,竟下令将冯玉祥等人的护照注销。

没有了护照他们就无法回国。蒋介石此举加剧了冯玉祥与蒋介石的对立态度,在冯玉祥的运作下,他终于搭上了回国的航船。

可惜天公不作美,冯玉祥在回国途中遭遇了意外,留下冯洪志在美国饱受思念故国思念亲人的煎熬。

终于,1982年,冯洪志终于回国了,邓小平亲自接见了他。

此时的冯洪志也已经老鬓斑白,却噙着热泪百感交集。邓公亲切地握着他的手,向他道贺。

冯洪志提出落叶归根的愿望,哪知邓公意味深长地望着他,对他摇了摇头:“不急。”

邓公并不是不愿意冯洪志回国,相反,他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高兴的。只是此时的中国有两件事或许只有冯洪志能够帮上忙。

这两件事情非要冯洪志出面不可。其一,便是众望所归的台湾回归问题;其二,就是摆在眼前的“四化”问题。

一个事关祖国统一大业,另一个事关祖国前途命运的发展,冯洪志听完感觉肩上的担子都重了不少。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和冯玉祥将军一样,在祖国迫切需要自己的情况下,如何可能为了一己之欲而置身事外呢?

冯玉祥

冯洪志欣然领命,他如此受到邓公的器重,自然是与他优异杰出的能力还有鞠躬尽瘁、爱国爱人民的品格有关。

要说我党内人才济济,为何邓公如此重视冯洪志,要把如此重任交给他?

归根结底,这就要从他父亲冯玉祥将军同共产党割也割不开的渊源讲起。

家学渊源

冯玉祥出生于清王朝的统治之下,他见证了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落敌手的惨状,投军报国变成了他的理想。

冯玉祥

起初,在保定长大的他在清军中任职,但是清军的腐朽落后且对列强畏畏缩缩的态度无法给予他施展报国梦想的机会,壮志难酬的冯玉祥只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读兵书。

这时,武昌起义的枪声伴随新思想新理念传进了冯玉祥的耳朵,他犹如久旱逢甘霖,民主思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自己手里的武器终于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人民了。

他欣喜若狂也发动了起义。虽说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但是他的反清的诚意受到了革命军的青睐。

很快他就成为革命军的营长。一场场仗打下来,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冯玉祥已经成为旅长。

当时的中国各军阀军队总是同室操戈,冯玉祥忧心忡忡不愿再做这种事情,于是他偷偷与蔡锷议和,没想到被上级发现后裁撤军职。

金子哪里会被埋没,冯玉祥出色的作战能力很快又在围剿张勋的“辫子军”派上用场。由此,冯玉祥官复原职。

冯玉祥已经渐渐明白,这此等乱世,枪杆子才是稳固江山的必要条件,于是他不断扩充领地,扩建军队,形成了后来威名赫赫的西北军。

在当地的政务上,冯玉祥保护了一方百姓还在一些军务外的治理问题上得心应手,颇有建树。

后来,在北伐军讨伐军阀的时候,冯玉祥识大局顾大局,和我党李大钊同志配合发动了北京政变,为消灭军阀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时候,冯玉祥的次子冯洪志已经完成了学堂的学业,他不仅遗传了冯玉祥的外貌和性格还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想成为报效祖国的人才。

于是,成绩优异的他在1929年和他的大哥、三妹一道前往德国留学,主修机械工程专业,与他们一起留学的还有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

此时的冯、蒋二人关系很好,双方互拜了把兄弟,冯洪志和蒋经国的关系自然也十分融洽。

如此要好的关系到后来却因为二者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

蒋经国和蒋介石

冯洪志学成回国之后便跟着父亲南征北战,随后抗日战争爆发,冯玉祥带着冯洪志到处筹钱抗日,这也成为冯、蒋两家龃龉的第一个原因。

因为冯玉祥将自己好不容易筹措来的23000多两民众献金,一半分给了国民党一半交给了周恩来分给了共产党。此举令蒋介石大为光火。

可是冯玉祥不以为然,大家都在尽心抗日,何必分得这么清楚,索性这钱就一方一半,也都是为了抗日大计。

碍于之前较好的情面,蒋介石没有说什么,但自此心中有了隔阂。

冯洪志不仅仰慕父亲的能力和品格,经此一事,更加钦佩父亲的胸襟和格局。

蒋介石的阴险有能隐瞒冯玉祥多久呢,后来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可是蒋介石签订协定之后又撕毁协定,开始将矛头指向共产党。好不容易维系的和平局面,就由此断送。

冯玉祥不解蒋介石的行为,同时也由此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

内战的爆发让冯玉祥无法再忍耐下去了,他毅然同蒋介石撕破脸,辗转几次到了美国。

他不愿意同室操戈,更不愿意见到内战的局面给民生带来如此大的危机。冯洪志也深深体会到父亲这一腔爱国热情,明白父亲做出避世的选择。

蒋介石对冯玉祥没有选择自己而感到愤怒,他气得注销了冯玉祥的护照。冯玉祥也不甘示弱予以反击。

他在美国成功竞选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和政治委员会主席,开始在舆论上攻击蒋介石,说蒋是独裁专制,必将会被推翻。

“为人民,死也甘愿。”冯玉祥向蒋介石如此扬言。双方事态已经进行到此等地步,冯玉祥决意回国,此后的后果也并非不可预见。

冯玉祥的船只出现在途中失火,他的遗体被转往莫斯科火化,到了1948年才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

而此时的冯洪志还滞留在美国,他是于1945年前往美国留学的,他和父亲深知,和平稳定之后,经济和科技才是建设的重点。

于是冯洪志便受人举荐前往美国深造,在纽约物理工学院就读。

漫漫回国路

那时候美国对中国的新政权不满,不愿意让我国在美就读的人才回国报效祖国,尤其是对我国的人才重重设限,不允许其归国。

冯洪志身在异域他乡,时刻牢记父亲冯玉祥的教诲。即便是洋装在身,也时刻不忘报效祖国。

但是如此高级人才,美国怎么可能轻易放手,时常对冯洪志威逼利诱,企图让他就范,不断派人劝说其加入美国国籍,一方面又许诺他丰厚的物质保障。

冯洪志并未心动,区区财帛权势哪里比得上心心念念的祖国重要。

美国见软硬兼施对冯洪志一点用都没有,于是便暗箱操作不给冯洪志提供合适的、高薪的工作。

一身本领的冯洪志只能在美国的汽车修理厂干着车工的活,十几年奋斗,十几年从未对美国的威压松口,冯洪志的本领和气节让美国人折服。

后来他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参加了美国核电站、核潜艇设备的设计工作,并成为沃尔辛顿公司的副总裁。

这时候冯洪志已经和当地爱国华侨的女儿结婚育有一双儿女,夫妻两已经五十多了,但还是有人不断劝说他加入美国国籍。

好几次都把冯洪志说急眼了:“我是中国人!我的父亲是冯玉祥!”

好不容易熬到了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冯洪志看到了归国的曙光。

果然祖国没有忘记他,当时他听说中方联络处主人黄镇正在到处找他,激动地彻夜未眠,早早就换上了中山装前往黄镇处。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得到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

这一年秋天,冯洪志悄悄随着一个赴华旅游团踏上了归国的旅途。在北京,他见到了阔别30年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孩子们,这一场迟到30年的团圆终于实现。

1982年9月,正在参加“纪念爱国将领冯玉祥诞辰100周年”活动的冯玉祥,接到邓公要亲自接见他的消息。

这位曾经和父亲共事过的人,现在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了。

邓公见到故友之子也很欣喜,他讲述了和冯玉祥的故事,还讲了现在中国发展的事情。

此时冯洪志表态说想要留下来报效祖国,邓公看了看他,摇了摇头说:

“我觉得你不用着急回来。”

何出此言?冯洪志乍一听也有些不解,随即邓公向他解释了原因。

究其根本,是冯洪志才能做到的任务:“祖国统一”和“四化”。

冯洪志明白了自己肩上的担子,这两项任务可谓是承载了共产党对他的信任,承载着祖国对他的期盼,承载着亿万百姓对祖国统一的心愿。回到美国后,冯洪志马上着手这两件事。

在上学的时候,他与蒋经国的关系还不错,尽管当时国民党占据台湾,不允许两岸百姓互通,台湾和大陆处于断联的状态,双方在对岸都有互相思念的亲人。

冯洪志素来了解蒋经国的脾气,知道他是一个极孝敬的人。

冯洪志对症下药,前后几次从美国飞往祖国,先是以个人名义写信给蒋经国,接着又前往蒋经国母亲的坟前祭拜,将其母亲坟前的土装了三杯寄往台湾,然后又给蒋经国写了一封推心置腹的信。

蒋经国思念故国,台湾人民也思念故国,流落天涯的游子只要一回头就会有祖国母亲张开怀抱等待着他的回归。

国民党咬了几十年的口终于松了下来,1987年,台湾人民终于获得了回到大陆探亲的许可,两岸通道连起来了。

台湾与大陆关系解冻,也为今后“一国两制”的实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快,冯洪志就开始了四化的问题。

冯洪志拖着70多岁的身体,来来往往于外国与祖国之间。他发现中国的技术引进很困难,而且一些政策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是技术引进过于依赖进口,在购买进口物品的同时,自身研发技术也没有跟上。这对财政可谓是极大地浪费,钱没有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其次是各级政府对国内外商谈合作干预过多,双方谈判不派专业的人过去,反而是自己的党政干部前往国外逛一逛就作罢,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对经济发展是一种阻碍,开放要学习外国的技术,更要有自己的骨气。冯洪志此言,真可谓是国士之言。

冯洪志在国外也是一刻也不得闲,他利用自己的名气和地位到处奔走,为祖国网罗人才,积极推进和配合国内正在进行的“四化”改革。

冯洪志终其一生,继承了父亲冯玉祥的志向和脾性,始终以爱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美国的威压下不曾屈服。

回到祖国之后更是全力配合祖国的发展建设,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缓和和进步发展,他居功至伟。

在我国迫不及待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四化改革更成为他报效祖国的途径。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钦佩;他的贡献和忠诚,更值得我们感念和景仰。

他这一生,不负其父“泰山将军”的美誉;不负“忠于祖国,心系人民”的信仰。

如今的冯老已经103岁了,是冯玉祥唯一健在的儿子,他仍保留着中国国籍,资产千亿。

对此,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