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ZZD > 正文

父亲和丈夫必须死一个,选谁?此女用12个字解决,从此多出一成语


中国女著名作家张爱玲,常常以特立独行自白于人间,她曾说过一句在当时看来颇为惊世骇俗的话:“任何人,当然这‘人’字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怎么会有人用“人尽可夫”来形容自己?但实际上张爱玲正是因为懂得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才会有如此之发言。“人尽可夫”一词在最初出现时,确实没有任何狎昵淫猥之意。这一词最早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创造者是春秋政治家祭仲的夫人,而在这个词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尔虞我诈之中悲凉又无奈的故事。

祭仲是郑国郑庄公时期的卿大夫,位高权重、深受宠信。他有一个美丽温婉的女儿,嫁与了朝中谋士雍纠,人称雍姬。在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作为国相的祭仲拥立了公子忽即位,为郑昭公。但无奈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突之母是宋国贵族,在宋国的逼迫下祭仲只好与虎谋皮,重新拥立公子突为王,是为郑厉公。郑厉公不如郑昭公仁善,他对于大权在握的祭仲非常忌惮,总想找个机会除掉他,一来二去,就把注意打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纠的身上。雍纠不算个聪明人,但也有自己的野心,君王和岳丈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君王,和郑厉公合谋寻找时机杀掉祭仲。

公元前697年,雍纠将一切准备妥当,预谋在郊外宴请祭仲,这无疑是一桩鸿门宴,雍纠备齐了毒酒、长剑,就等祭仲进入圈套。但雍纠和郑厉公都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祭仲的女儿雍姬。由于雍纠不善于伪装,聪慧的雍姬早就看出丈夫不对劲,便想办法套出了一些消息。雍姬是个孝女,并不被“出嫁从夫”的观念所囿,祭仲向来疼爱女儿,她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丈夫害死父亲?左右为难之下,雍姬急匆匆地回了一趟娘家,准备向母亲求助。但她并未一开始就说明缘由,而是委婉地问母亲:“父与夫孰亲?”

祭夫人心明如镜,她一听就知道肯定是自己女婿又做了什么不利于祭仲的事情,便非常直接地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也就是说父亲在血缘上是唯一,而丈夫的选择范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男子,二者没有可比性。这也就是“人尽可夫”这个成语最初的意思,并没有贬低女子之意,只是单纯地陈述“未婚时丈夫的选择范围是所有人”这件事实。

雍姬被母亲说服了,于是告诉祭仲要小心雍纠。最后雍纠事情败露,反被有备而来的祭仲所杀,郑厉公知道后连夜逃出了郑国,并唾弃道:“谋及妇人,宜其死也!”而雍姬虽然伤心丈夫之死,但因为救父有功,故而在后世被视为孝女之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