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江苏与浙江的区划调整, 当年1个县, 为何分给了浙江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建国初期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江苏省与安徽省、江苏省与山东省等等。其中,江苏省与南边的浙江省也曾经出现过区划调整。当年,江苏省的一个县划入了浙江省管理,作为补偿,江苏省得到了几乎整个太湖水域。那么,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聊聊当年两省的区划调整。

首先,我们聊聊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历史。两个省都属于东南沿海省份,也是我国的富裕地区。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吴国、越国曾经控制了江苏、浙江等地。因此,江浙又被称为吴越之地。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东南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强的地区。在宋朝统治时期,出现了“朝廷财富实仰东南”的说法。

13世纪,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西夏国、大金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面积辽阔的王朝。但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一直沿用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并不合适。唐朝划分的15道,宋朝划分的23路,都属于监察区划。元朝结合了各方面的经验,在金国行尚书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行中书省,也就是行省制度。

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其中就出现了江浙行省。当时,元朝把江苏南部和浙江省划分到了一起,因为这一地区属于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不过,元朝的行省区划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当时的行省面积太大,很难管理。而且对地方官员放权太重,以至于出现了地方将领武装割据的情况。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调整。

由于明朝拥有南北两个都城,因此,出现了两京一十三省的区划。当时,北直隶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南直隶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不得不说,我们很多行省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下来的。例如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等等,与现在的区划相比,差异并不大。

当时,嵊泗县隶属于浙江省管理。对于浙江的地质结构,出现了“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很多人选择了捕鱼为生。嵊泗县周边水域,属于浙江渔民的主要捕鱼区。17世纪,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由于南京更名为江宁府,南直隶也更名为江南省。江南省的面积太大,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江南省被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嵊泗县从浙江省划入了江苏省,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管理。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地的渔民经常因为捕鱼区域的问题发生矛盾。因为嵊泗县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两个省之间,而且又是长江出海口地区,这一地区的鱼类个头大,而且味道鲜美。

对于渔民们的问题,清朝并非不清楚。但在清朝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事,根本不上心。到了清朝统治末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更加无力顾及各地区的区划调整问题。到了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各地军阀忙于混战,更加无力调整当地的区划。更何况,当时盘踞浙江、江苏的军阀,属于两个对抗的集团。

一转眼到了1949年,在建国之初,出于各方面的需要,江苏省被临时划分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此外,南京市临时成为了直辖市,成为建国初期的10多个直辖市之一。与此同时,苏北的7个县,临时划入山东省代管。还有3个县,临时划入安徽省代管。当时,嵊泗县隶属于苏南行署区的松江专区管理。

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发展经济和战后重建阶段的工作。过于复杂的区划,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1953年,南京市、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再次组成了江苏省。划入安徽省代管的3个县、划入山东省代管的7个县,还给了江苏省。就在同一年,围绕嵊泗县的归属问题,江苏省与浙江省进行了区划调整。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两地渔民在捕鱼区上的问题,1953年,原本隶属于松江专区的嵊泗县,被划入了浙江省舟山专区管理。至于浙江省与上海市之间的区划调整,这是另一个故事,作者以后和大家慢慢聊。嵊泗县划入了浙江省以后,等于江苏省损失了一个县,为何弥补江苏省的损失呢?

在建国初期,各省区划调整的过程中,非常流行相互调整。例如1952年,河北省的长垣县、东明县、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划入河南省以后,河南省把自己的临漳县、涉县和武安县,划入了河北省。1955年,安徽省的盱眙县、泗洪县划入江苏省以后,江苏省把自己的萧县、砀山县,划入了安徽省。

江苏省把嵊泗县划入了浙江省以后,两个省在太湖水域上,出现了重新区划。在此之前,太湖由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共同管理。在重新划分以后,从岸边延伸50米的水域,属于湖州管理。至于其他的水域,则全部划给了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因此,在湖州市虽然有多条以太湖命名的道路,却出现了“湖州不管湖”的情况。

目前,嵊泗县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管理,仍然是重要的捕鱼区和旅游景点。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