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知道-热集合 > 正文

GDP超1.1万亿: 东莞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本报记者张李源清姜业庆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2022年12月31日19∶30,当中国交响乐团的《山河颂》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奏响时,东莞GDP继2021年突破万亿里程碑后,历经几度艰辛,再度为稳住经济大盘助一臂之力。

12月28日,东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预计2022年东莞全年GDP超1.1万亿元。2022年,在以超常规力度稳增长中,东莞有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全面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千方百计扩投资、抓项目、保生产、促消费;市、镇、村三级联动打好稳企助企攻坚战,帮助一大批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生机,留住了“青山”、稳住了经济大盘。

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

漫不经心的努力,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历史。对于制造业重镇东莞而言,之所以能再次踏入GDP万亿俱乐部,坚守制造业发展的底色和优势是关键。

此前,东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的创新性举措就是加速开启“机器换人”时代、深化“机器换人”专项行动,以促进“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来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赋予东莞打造前沿科技创新高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宜居宜业高品质现代化都市四大战略定位。

东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莞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已成为其城市特色:34个工业大类、6万多种产品,构建起由20.43万家工业企业、1.2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家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发展梯队。

制造业不仅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造出了全球十分之一的鞋、五分之一的羊毛衫,也造出了全国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机,由此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等支柱产业,并推动智能移动终端、智能装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近日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其中有3个就涉及东莞制造业集群。

全球招商与科技创新带动强链补链

如果说制造业筑牢了东莞经济的基本盘,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则是东莞能跨入“双万”新赛道的重要支撑点。

在招商这一命题考场里,东莞一直就是重要参与者,更是优等生。东莞是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城市是其天然禀赋,招商引资自然一直贯穿着东莞经济腾飞的轨迹。

自2022年以来,东莞围绕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印发《东莞市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形成“十四五”时期招商引资行动纲领。而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同样在通过重大项目招商对产业链“强链”“补链”、协同发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2年末,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大放异彩,签约项目31宗,涉及投资金额581.43亿元。在现场签约的3个项目中,赣锋锂电和富强电子项目均涉及储能产业,高伟光学项目则涉及汽车电子产业;其中赣锋锂电和富强电子项目签约,意味着东莞储能产业再添重量级成员,再一次释放出东莞竞逐万亿级蓝海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出招快、规格高”的背后,也是东莞对科技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求贤若渴。人才就是科技力,人才就是发展力。对于科技创新,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东莞将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把握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机遇,高水平建好松山湖科学城,加快筹建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建设技能人才之都,全力打造大湾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更多新经验。

肖亚非在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发出“有空间,进莞来”的呼吁,并承诺:“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为一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充足的土地空间和高效的落地服务。”

据悉,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科技创新高地”这一目标,东莞的思路是,抓住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机遇,发挥工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主体众多等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东莞,这条“世界工厂”的航船,必将迎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东风,在更高更广阔的大海上破浪前行。

最新文章